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如果我不在咖啡馆, 就是在往咖啡馆的路上。”(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这是奥地利诗人兼散文作家彼得· 艾顿柏格先生(Peter Altenberg)所说的一句名言,他甚至将他的邮件地址改成最常造访的中央咖啡馆(Café Central);迄今,在中央咖啡馆内还有一尊蓄着两撇浓密胡子的艾顿柏格先生塑像,就坐在他以前常坐的位置上,由此不难想像,维也纳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在当地人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难怪维也纳人称咖啡馆是“第二个客厅”。 2012年初,维也纳咖啡馆文化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
“如果我不在咖啡馆, 就是在往咖啡馆的路上。”(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这是奥地利诗人兼散文作家彼得· 艾顿柏格先生(Peter Altenberg)所说的一句名言,他甚至将他的邮件地址改成最常造访的中央咖啡馆(Café Central);迄今,在中央咖啡馆内还有一尊蓄着两撇浓密胡子的艾顿柏格先生塑像,就坐在他以前常坐的位置上,由此不难想像,维也纳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在当地人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难怪维也纳人称咖啡馆是“第二个客厅”。
2012年初,维也纳咖啡馆文化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在我眼里,维也纳传统的咖啡馆,每一家都充满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每一家都美得好像挂在画廊里的一幅画,每一家都播放着音质极佳的古典乐,不知道维也纳的传统咖啡馆是不是有经过特殊设计,每当坐在里面品啜咖啡时,你都会觉得你是端着一杯咖啡走进音乐厅里,它们的音场效果很棒,不亏是音乐之都,人都觉得有气质起来。
在维也纳传统的咖啡馆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独坐在咖啡桌前。有人在看书,有人在看报,有人在打电脑,即便待上一整天,即便外面有许多观光客在排队,咖啡馆里的侍者从不会赶人离开,总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再为你端上一杯白开水,意味着:我们欢迎你继续留下来,因为这是维也纳咖啡馆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
据悉在19世纪时,每当冬季来临,如果你没有地方可去,就可以来到咖啡馆。这也造就许多诗人、文人或音乐家在咖啡馆崛起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应该是与维也纳的咖啡馆提供免费报纸有关。因为当时报纸的售价比咖啡还贵,为了招揽生意,维也纳的咖啡馆兴起提供免费阅报服务,而这些维也纳的文人或诗人自然愿意到咖啡馆来吸收新知,据说知名的中央咖啡馆,曾经最多提供过250份不同的报纸与杂志,而这项传统也延续至今,所以维也纳的传统咖啡馆里几乎都会提供报纸、杂志或画报,让人免费阅读。
音乐、咖啡与华尔滋,被当地人称为“维也纳三宝”。可是外国人对维也纳的第一印象,永远都是音乐大过于咖啡。这或许和维也纳出了太多知名音乐家,像是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圆舞曲王朝的施特劳斯父子等有关,令音乐名气大过咖啡?还是因为维也纳本身的咖啡品质与口味,始终没有它们的咖啡馆出色呢?
如果你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跟侍者点说:“我要维也纳咖啡。”对不起!你永远也喝不到,因为在维也纳的咖啡menu上是没有“维也纳咖啡”这个名词,如果有,那只是在骗观光客!
可是,如果说没有,也不完全真实,因为维也纳当地人认为的经典维也纳咖啡,指的是热咖啡与热牛奶各一半,再加上牛奶泡沫的米朗琪(Melange),很多维也纳人的早晨都是从一杯Melange开始的;但如果是最接近台湾人印象中的维也纳咖啡,在维也纳当地应该要点Einspanner(艾斯班拿),是以有手把的玻璃杯盛装,在咖啡上加上鲜奶油和糖粉的做法。
但综合上述的咖啡口味,你不难发现,维也纳咖啡馆里提供的咖啡品项虽多,听说有四十多种,但当地的主流咖啡喝法,却是加糖,加牛奶,加酒……等多口味融合的综合咖啡,而非单一品种、产地的咖啡豆喝法。
说到维也纳经典咖啡--米朗琪(Melange)--就不能不提到维也纳的咖啡渊源。维也纳咖啡,其实与土耳其有关。1683 年的维也纳战争,就在土耳其大军撤退后,留下数百袋黑豆,维也纳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咖啡豆,后来一名曾经在战争期间,潜入土耳其军营的波兰商人哥辛斯基(Kolschitzky)因为喝过,深知咖啡的美味,于是将整批咖啡豆全部买下,并采用土耳其人使用的“Kahve”谐音为其命名。尔后,因Kolschitzky渗透敌营有功,被允许可在市区内开设第一家咖啡馆,这也是维也纳的第一家咖啡馆。
这家名为 “Hof zur Blauen Flasche” (咖啡橱柜)的咖啡馆,采土耳其风格,位于今日维也纳的辛格街(Singerstrasse), 但Kolschitzky过世后就已经结束营业了!而Kolschitzk 刚开始经营时,这些味道又酸又苦又涩的黑咖啡并不受到欢迎,直到尝试在咖啡内加入牛奶与糖后,才成为维也纳著名的米朗琪咖啡 (Melange)。
维也纳咖啡馆于19世纪至20世纪达到颠峰,也培育出许多艺术家、思想家与知识分子;加上维也纳的传统知名咖啡馆,几乎每间都能与历史名人有关,像是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最爱的Sacher蛋糕是由沙贺咖啡馆(Cafe Sacher)首先制作出来、维也纳最古老的Frauenhuber咖啡馆,也是当年莫札特最喜爱的咖啡馆、佛洛伊德最爱的咖啡馆则是位于宫廷戏院旁的Landtmann、Sperl咖啡馆是希特勒最常造访的地方……等。
“挟着历史名人的优势, 加上观光客的朝圣,也让维也纳人以他们的传统咖啡馆为傲。”但这份骄傲,让现今咖啡主流──精品咖啡的概念推广,在维也纳受到较大阻碍。
维也纳市中心的新型咖啡馆仅有10~15家,占地都不大,装潢简约,采精品咖啡的概念经营,但店内只贩售咖啡、咖啡豆及咖啡用品,没有其他副食品或饮料,店内的背景音乐大多只是一般衬乐,和传统咖啡馆的音乐会感觉很不同,但咖啡品质比起传统咖啡馆,真的很不错;只可惜,维也纳的年轻人依然习惯到传统咖啡馆喝咖啡,精品咖啡的概念是否能在维也纳顺利推动,我认为,还有待时间观察,毕竟能像维也纳传统咖啡馆,充满艺术、人文、历史等特殊条件与氛围的地方实在不多见啊!
在传统咖啡馆里喝的咖啡味道,其实还好,可是咖啡馆内的气氛,真的让人很想一直待下去,当我只是一名观光客时,我也会选择去传统咖啡馆,悠闲惬意地坐个一整天。传统咖啡馆里,除了贩售咖啡外,还有其他餐点与甜食可供选择,譬如在第一个做出闻名全球Sacher巧克力蛋糕的沙贺咖啡馆(Cafe Sacher)里,就同时也有贩卖奥地利知名料理《维也纳炸猪排》。
林东源,第一届台湾咖啡大师比赛冠军,投入咖啡业界迄今已超过10年。期间不断吸收钻研咖啡专业知识与技术,并前往义大利感受当地的咖啡文化。创立GABEE. 义式专业咖啡馆,成为嗜咖啡者朝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