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你问一个中国人,一家咖啡馆开多久才算得上历史久远,即便他给不出一个正确的数字,但也不会随便开口,二、三十年之久怕已是想象力的极限。可是,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个欧洲人,无论他是否去过巴黎、维也纳、威尼斯、伦敦甚或是巴塞罗那,他也极有可能用一、二百年来做区分。这个时候,请别怀疑欧洲人是否自大,他们的傲娇很有来由,看看这十三家咖啡馆,你就能懂我在说什么。 “四只猫”咖啡馆:画廊里的咖啡 诞生时间:1897年 地址:Carrer Montsio 3 bis, 08002 Barcelona, Spain 在巴塞罗那蒙特斯街上坐落的这间最富有艺术气息的咖啡馆诞生于1897年,但凡有游客经过,常会在此驻 […]
从一粒咖啡种子到你杯中的这杯热咖啡,在今天来看,依然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温室没办法种,纬度不对没办法种,海拔不够没办法种,好不容易等到咖啡结果了,还得通过日晒或者水洗的方式做第一次加工处理……到你杯中之前,一粒咖啡种子究竟经历了什么,让这张由bizbrain.org制作的互动信息图来告诉你:谁知杯中豆,粒粒皆辛苦。 互动图制作:BizBrain.org | 全屏看图
戴维∙考特莱特(David T. Courtwright )在他的著作《上瘾五百年》 中,尝试把英文 “Drug” 定义为一个中性的概念﹕“瘾品”,也就是泛指所有可致成瘾或可改变人精神状态的物质,由强性的(Hard Drugs)鸦片、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酒精,到弱性的(Soft Drugs)如烟草、可可、茶、咖啡甚至糖,皆在此列。 它们均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或因其对人体的刺激性,或因其背后强大的政治经济利益,戴维∙考特莱特称之为精神刺激革命。众多瘾品之中,以咖啡、酒精、烟草使用最广,对人类文明及社会结构影响最深,故被称为瘾品的“大三宗”,当中又以咖啡为首。 咖啡作为“Dru […]
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动手在家里磨一杯咖啡,好的磨豆机必不可少,但尴尬也不可避免,你很难将一杯咖啡粉磨到均匀一致的细度,萃取时无法保持平衡,美味被毁在自己手里…… 所以,有人发现了这个痛点,发挥创意,找到了一个值得点赞的解决办法。 这款名为Rafino的神器,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三层微米级的精密滤网,将研磨过的咖啡粉通过层层过滤,精选出最适合冲煮的粉料。 Rafino的外观看着像个三层盒子,盒体为不锈钢材质,盒盖为木质,只要把咖啡粉倒入盒中,轻摇几下,打开后会发现三层木盒内容有所不同,最底层是两层精选后可以用来煮的咖啡粉,中间一层是影响味觉的边角料,最上层则是体形较 […]
年轻的绅士或店主若要在晚上有益无害地消磨一两个小时,除了咖啡馆还能去哪里呢?在那里他们一定能遇到大方健谈的人,那是咖啡馆客人的特点,不像别的地方,人们又小气又不合群。by《为咖啡馆辩护》(1675年) 17世纪中叶,阿拉伯世界的一项发现改变了西欧分享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它提供了一个新环境,使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在愉快的气氛中阅读并讨论各种不同的问题。 对这种新的社交场所所提供的言论自由,并非所有人都表示欢迎。有些人担心,在那种具有强烈吸引力、信息丰富的环境里,各种琐碎的信息、流言蜚语和虚假不实之词源源不断,令人听之成瘾,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做更有效益的事。然而,别的人衷心赞成这 […]
一支蓝瓶子咖啡从旧金山红到东京,也让这个品牌成为旧金山咖啡的代名词。不过你如果直觉以为旧金山人都喝蓝瓶子的咖啡,那也太小看旧金山这座时尚之都了。旧金山近一、廿年来摇身一变成为美国第三波咖啡文化的大咖。你在亚洲看到的这股蓝瓶子风潮正是这第三波的余波荡漾。蓝瓶子幕后的投创资金雄厚,让它在海外冲得快。不过这不表示它在家里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旧金山现在台面上的四大天王:Blue Bottle,Ritual,Four Barrel,和Sightglass,各有各的拥护者,各有各的山头。要当天王当然是没那么简单,最基本的履历表是要有自己烘的咖啡豆。而且除了自己旗下的咖啡店之外,还要有本事让其它的餐厅店家也 […]
未来几十年内,地球上50%的物种都会灭绝 现在世界经济趋于放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产力不断下滑,中国经济也已进入“新常态”。此外,我们还看到了更严重的环境危机,气侯变化引发了巨大影响,改变了地球的水循环,我们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如果工业活动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一度的话,降水就会减少7%,很多地区都会出现气候问题,比如更多的寒冬,有些地方会出现洪水、干旱,甚至飓风。 最近《纽约时报》发表“自然环境报告”,报告称,由于雨量减少,南极洲正在迅速融化。如果这些淡水进入海洋当中,改变了洋流就会出现飓风,此外海平面将上涨,很多海岸边的城市在未来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会被淹没。 我们看到很多生物都已经灭绝, […]
我曾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到访新加坡。CNN曾评选该城为世界八大咖啡城市之一,身为咖啡爱好者,我计划每天至少泡一间咖啡馆。此文是这趟咖啡之行的简单札记。必须先说,我取样不多,仅能分享自己观察和体会到的咖啡馆文化。 和马来西亚一样,新加坡人普遍也爱喝传统南洋咖啡。每天早上,小贩中心总人满为患,而每个人桌上,总会见到一杯传统南洋咖啡。南洋咖啡的独特之处,除了在选豆上偏向于使用比较平价的Robusta,还会在烘培过程中加入牛油和白糖,冲泡时还会加入炼奶。这种有着奶香和浓焦味的咖啡,是很多人早晨的开始。它既是上班族能量的来源,也是老一辈约见朋友的理由。就这几点来说,新加坡的咖啡文化和马来西亚并无不同。 […]
麝香猫是杂食性动物,主要吃肉类,但偶尔嘴馋就会吃咖啡豆当点心,这些咖啡豆在麝香猫肠道中与几百种菌种发酵,较其它咖啡不一样的地方有两大块,一个是酸味--奎尼酸(Quinic acid)和 柠檬酸(citric acid)--比例不同,另外则是苦味-- 咖啡酸(caffeic acid)--的差异。 咖啡豆排出体外又经过麝香猫屁股所分泌出来的麝香(香水稳定剂)就会有独特的香味和一些便便味道。采集者捡取野生猫麝香所排放出的咖啡便便,透过热水清洗、阳光晒干、烘焙再卖出。这就是猫屎咖啡,它也被称为咖啡界的鹅肝! 至于这种咖啡为什么会带点淡淡烧焦味,那也是有意为之,为了降低甚至消除便便味,原本应该浅烘的咖 […]
欧美的精品咖啡主要流行单一品种,而日本则流行咖啡职人们的混和咖啡。每一家咖啡馆主人选择最符合自身风格的混和方式,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也无法复制。 在东京时,我喜欢在不同角落驻足,也喜欢在街角的咖啡馆坐上一阵子,例如前往南青山的根津美术馆时,会在地铁站出来的“大坊咖啡馆”坐坐;在银座逛街时,则会去八丁目的Café de L’ambre。东京的生活脚步极为快速,坐在咖啡馆小歇一会儿,可以加入一点缓慢的情调。 京都的咖啡馆也相当迷人,从银阁寺出来后,跨过几个街角,往山里走二十分钟,就会看到一间藏身于山中、咖啡狂人口耳相传的密店“茂庵”。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书中,有一篇“在京都坐咖啡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