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咖啡馆

李清志:遥远的咖啡馆

搭乘平溪线火车,经过隧道与溪谷,然后在无人的车站下车,整个大华车站旁,什么店家都没有,就只有一家咖啡店在营业,好像这个车站是专为它设置的一般。“与路咖啡”是一家位于山林偏僻车站的咖啡店,咖啡馆没有冷气,只有微微的自然风,支线火车班次很少,开车很遥远。遥远很好,可以忘记城市的喧嚣,忘记日常轮转的工作,忘记心头隐隐的压力! 一开始很多人都替店家担心,咖啡店不是应该开在人潮多的市中心区,开在乡下无人车站旁,开车都很难到达的偏僻地方,到底要怎么生存下去?结果这家咖啡店却跌破很多人的眼镜,成为最近很受欢迎的文青咖啡店之一。 与路咖啡的氛围很好,品味十足,家具餐具都很讲究,音乐悠闲放松,咖啡甜点也都很不错 […]

一杯“小堤”大作的咖啡

“咖啡要冰的热的?要酸的还是不酸的?” 一踏进门,语气豪迈的问句随即从吧台传来,她是小堤咖啡的灵魂人物兼镇店之宝,人称“二姐”的老板娘-颜蕙兰。 小堤咖啡,目前是高雄现役最老的咖啡店,咖啡飘香至今已陪伴高雄人走过四十个春秋,隐身于盐埕区巷弄,上门的基本上不会有“误入歧途”的小羔羊,只有熟门熟路的识途老马。然近年因网路科技发达,加上吹起一阵复古风,店家有“越陈越香”越悠久越惹人爱的趋势,小堤咖啡顿时成了年轻人趋之若鹜的高雄热门咖啡店。如今二姐似乎对于不时有“新生报到”的现象已司空见惯,拉开铁门见我们一行人在门前引颈期盼倒数着小堤咖啡营业时间的到来,爽朗地笑问客从何处来,并示意再稍等她一会儿。我们 […]

意大利历史悠久的Caffè Commercio 由华人接手经营

近日,意大利威尼托大区特雷维索省奥德尔佐市(Oderzo)一家历史悠久的咖啡馆被一名华人女子接手经营。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这名华人女子今年29岁,出生在中国,2004年开始到意大利生活,能说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去年12月起,她接管了这家位于piazza Grande广场历史悠久的咖啡馆Caffè Commercio。女子表示,Caffè Commercio对这座城市来说十分重要,作为它的管理者,她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同时她表示,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报道认为,让华人参与百年老店的经营管理,显示出奥德尔佐市想成为国际化都市的决心。事实上,近年来,从奥德尔佐市每周三的集市到公共服务性店铺(指咖啡 […]

夜色中的咖啡馆与俱乐部孕育迷人的现代艺术

于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举办的特展“夜幕降临:现代艺术中的歌舞厅与俱乐部”,极富趣味地揭示了孕育现代艺术的一大重要灵感——夜色中的咖啡馆、酒吧、歌舞厅、俱乐部等公共空间。 这是放松休闲、自由自在的公共空间,吸引形形色色的人们于此相聚,觥筹交错间展开了现代社会的诸样面貌。借助这样面向大众的多元平台,艺术家们倾诉、分享、汲取、吸收,既能够敏锐地感知社会走向,又能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最终碰撞出迷人的创作火花。 画家热衷于表现咖啡厅歌手,与音乐咖啡馆的流行相连 咖啡馆的诞生与法国沙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正是沙龙文化的鼎盛时期,作家、诗人、艺术家、政治家、哲学家聚集在一起畅谈,咖啡馆扮演的正是他们的 […]

寻访花神咖啡馆

那天在巴黎,旅游团队上午的安排是去圣心大教堂。但我和两个朋友之前已去过了,便获准自由行动。我们一行人拿着手机,按图索骥,寻访有名的花神咖啡馆。 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宽阔的人行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精品商店的橱窗,布置得精致优雅,摩登时尚,唯美梦幻。街中央车水马龙,街边有不少摩托车停放点,看来摩托车是除汽车之外巴黎人主要的交通工具。骑摩托车的男女一律短皮夹克,紧身裤腿包裹在长筒皮靴里,左脚点地,两腿斜跨摩托车两侧,随着一声轰鸣,车便风驰电掣地滑出,像游龙般穿梭在汽车流中。摩托车骑士们,男人健壮潇洒,女人英姿飒爽,构成巴黎大都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巴黎的小街小巷却是另一种风景。绿色藤蔓缠绕蜿蜒,爬满 […]

在“卡萨布兰卡”咖啡馆追忆旧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事情会变得更好。里克咖啡馆(Rick’s Café)便是其中之一。 最近的一天,在一次前往摩洛哥南部的风筝冲浪度假之行时,英国巴斯的克里斯·凯利(Chris Kelley)在那里吃了一次午餐,并且表示这个老地方的精心修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跟电影《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里的那个咖啡馆一模一样。 像这里的许多客人一样,凯利惊讶地发现,里克美式咖啡馆除了在好莱坞一个片场以外,从未真的存在过。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和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的那部经典影片就是在那个片场中诞生的。 那是1942年,世界还处于战 […]

罗马260年咖啡馆面临涨租搬迁危机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地标名店老希腊咖啡馆,已经有将近260年的历史,而且曾经有许多名人造访,不过现在这家咖啡店,面临租金大涨、被迫搬迁或歇业的危机,业者正在寻求意大利政府协助,希望能允许他们继续在原地经营,别让飘散了数百年的咖啡韵味从此消失。 走进罗马拥有辉煌历史的老希腊咖啡馆,印入眼帘的就是穿着正式的服务生,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甜点,当然还有四个用餐空间所收藏的300多件艺术品,面对法院判决的搬迁命令,业者透过上诉程序,把搬迁令延后到2020年的1月底。 老希腊咖啡馆二代经营者卢卡说:“今天我们已经第三次阻止法律官员进入店内,我们也成功将搬迁令延后到2020年1月29号,但从现在开始我们都会更积极 […]

严辉文:咖啡馆造就一代文坛巨擘

村上春树不喜欢学校“这东西”,无独有偶,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说过:“我进大学课堂,好比进监狱牢房”。    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马尔克斯的父母当初指望儿子规规矩矩念完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做个衣食无忧的律师,不料一心想当作家的马尔克斯,却瞒着家人,从大二起就干脆辍学了。    马尔克斯固然是罕见的写作天才,但是永远逃离不了勤奋学习这个规律。与马尔克斯至少从中学起就“不爱上学”这一现象并存的,是他永远保持着不知疲倦饱读名家经典的态势。在中学课堂上,老师们最放纵他的行为莫过于,任凭自幼酷爱文学的他在课堂上看小说,任凭他在校刊上胡说八道。马尔克斯自小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他既是一个不爱上学甚至于难免染上夜不 […]

辜振丰:文化空间的蜕变 从沙龙到咖啡厅

对于欧洲人来说,空间是孕育文化思想的场所,尤其是沙龙和咖啡厅。沙龙是有别于安身立命的住家空间,它对于欧洲文化、艺术、思想的发展贡献是空不可没的。沙龙在上流社会人士的住家里,定期邀请名人互相谈文论艺,并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回顾过去,伊比利半岛在回教徒的统治下,孕育了灿烂文化,伊斯兰诗人在各大城设立沙龙,讨论文化艺术。 到了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义大利半岛继承过去的罗马文化,尤其是佛罗伦斯和其他城市,也有女贵族设立沙龙,如知名的伊莎贝拉,本身还搜集名画家拉菲尔和米开兰基罗的画作。 十七世纪,法国将沙龙文化发挥到极致。这要归功于上流社会和资产阶级的女性。她们定期邀请一些思想家、艺术家、文人来大宅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