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皱眉代表苦恼;微笑代表高兴;板着脸代表生气,一直以来,面部表情都是阅读别人情绪的重大指标。然而,一项发表在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的研究发现,这种方法通常都不能成功读懂人的情绪。 综合分析数百篇面部表情与内在情绪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没有坚实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的基本情绪可单靠识别面部表情作出解读,即一个人没有微笑,并不代表不开心。 研究作者之一、波士顿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心理学家 Lisa Feldman Barrett 与同事发现,成年的城市人生气时,平均有 30% […]
马克杯在日常生活中相当通俗,它的名称众所周知,来自英文名字 Mug,最常看到出现在咖啡店,后来一些餐厅或是饮料店也使用它装热饮。马克杯的外型是圆柱形或者是类似圆柱形,一边带有半环状的手把,市面上各种材料都有,包括登山用的钢杯、海鲜浓汤用的陶制汤杯、最为普及的瓷杯,甚至有喝啤酒的玻璃杯,漱口用的塑胶杯等,都可见到圆柱的造型。由于市面所见的马克杯相当普遍,造型也有各种变化,因此引起笔者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马克杯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一说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与日本都有发现。但是第一个用陶土制的圆柱体造型的杯体,并没有手把,推测那些出土的用具,不见得是盛水或盛酒器,只能说是盛液体用的,疑似为仪式中 […]
在一个悠闲的下午,轻松愉快地呷上一口意大利咖啡,已不是什么时尚追求,而是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咖啡英文是coffee,意大利文是Caffè。意大利咖啡品类繁多,什么Cappuccino(泡沫咖啡)、Caffè Latte(鲜奶咖啡)、Caffè Mocha(摩卡)、Espresso(特浓咖啡)、Macchiato(马琪雅朵),大家都能琅琅上口。每个名字都有一段故事,例如Cappuccino早于20世纪初期已经诞生了,它是在Espresso的基础上倒入以蒸气发泡的牛奶而成,因为它的颜色与当时的方济嘉布遣会(Ordo Fratrum Minorum Capuccinorum)的修士所穿的深褐色长袍颜色 […]
清晨天刚破晓,第一个醒来的商店肯定是坐落在街头的咖啡店。“头手”已经在忙碌地准备,一走进咖啡店,浓浓的咖啡香扑鼻而来,夹杂着烤面包和加椰的特有香味,牵动大家的食欲。赶着上班的顾客陆续进来,咖啡店开始沸腾起来,方言和番语(巴刹马来语)齐飞,这就是典型的南洋早晨图景。 早期新加坡咖啡店的招牌都写成“茶室”,而在两旁的柱子则砌上“口羔呸洋茶,雪藏啤酒”两行小字,虽然说是茶室,主角还是咖啡,口头上人们习惯叫它“口羔呸 店”。咖啡店的英文不是“Coffee Shop”,而是一个很有南洋殖民地色彩的英文——“Eating House”,也不清楚是哪一位殖民地官员的“发明”。 南洋华人其实很早就开始种植咖啡 […]
在意大利的咖啡文化里,没有我们所熟悉的香草拿铁、榛果拿铁、焦糖玛奇朵等口味,下列是当地最常喝的基本款,别混淆啰! 浓缩意式咖啡(Caffè espresso):通常简称Espresso,该字在意大利文有“快速的”意思,香醇浓郁,是一般意大利人最常喝的咖啡种类,当地人多直接以“Caf fè”来表示。若觉得一小杯浓缩咖啡不过瘾,可点双倍分量的浓缩咖啡(Caffè doppio)。 玛奇朵(Caffè macchiato):macchiato有“污点的”含意,也就是指一杯咖啡中有白色点点的牛奶,适合觉得浓缩咖啡太苦的人,以少许牛奶去掉一些咖啡的苦味,多为中午过后点的咖啡。 卡布奇诺(Cappucci […]
这是咖啡爱好者由来已久的争论:哪种咖啡更好喝,是甜美柔和的阿拉比卡咖啡,还是醒目醇厚的罗布斯塔咖啡? 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发表于《科学报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去问问那些看似不是咖啡爱好者的鸟。 以往的研究证明,“树荫咖啡”,典型的即阿拉比卡,可以庇护相当水平的生物多样状态。但现在的咖啡生产全球性地转向了罗布斯塔咖啡,其采用更加密集的全阳光农业系统。“阳光咖啡”被认为可能给森林野生动物带来有害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自然保护科学家Krithi Karanth博士和同事们在印度西高止山地区的咖啡种植园里进行了鸟类多样性 […]
就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对一杯咖啡所谓的“表观复杂性”(apparent complexity)特别感兴趣。这与电脑科学家所称的位元串之“演算复杂性”(algorithmic complexity)或“柯尔莫哥洛夫复杂性”(Kolmogorov complexity)相关(任何图像都能以位元串来呈现,好比资料档就是)。这个想法是选用某种能输出这种位元串(好比01001011011101)的电脑语言。位元串的演算复杂性,其实就是运算时输出该位元串的最短程式之长度。简单模式具有低复杂度,完全随机的位元串则有高复杂度—输出那些位元串的唯一做法,就是直接写进一个“列印”述句,并把该位元串完整地复制在里面 […]
如果要你形容气味,除了香和臭,还能用什么字词表述?人类的嗅觉不怎么灵敏,因而有些需要用上嗅觉的任务,我们会依靠其他动物帮助,如缉毒犬和搜寻黑松露的猪。视觉上,人类有丰富的语言来形容事物形态和颜色,与命名气味差一大截。人类学家怀疑这是灵长类大脑,权衡视觉处理能力和嗅觉利益的结果。 但最近刊登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人之所以不精于分辨或描述气味,是在于这些字词对于说话者的重要性。由于气味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重要,结果大多数语言对他们来说都没有描述气味的抽象词汇。 研究作者包括来自荷兰奈梅亨大学的 Asifa Majid 及瑞典隆德大学的 Nicole […]
辣椒像咖啡和酒精一样容易令人上瘾,我们现在所见的辣椒,即使外形、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其实都是源自墨西哥的一种叫“番椒”(Capsicum annuum)的辣椒。不同地区生产的辣椒之所以不同,都是因为气候风土和人为选种所影响发生突变而成。 西班牙人于十五世纪把辣椒从南美洲带到欧洲,但真正把辣椒传遍世界的却是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在南美大陆只有巴西一个殖民地,他们在当地发现一种番椒属辣椒,并且把辣椒带到非洲西岸大量种植,从好望角出口到印度,及后再传到亚洲。 故此,在哥伦布首次接触辣椒才不到半个世纪后,辣椒已经在非洲和亚洲普及起来。刚巧亚洲和非洲的大部份地区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辣椒,结果 […]
叶子的形状大小变化之多数之不尽,有像巨形扇叶一般的棕榈树叶,也有小至 1 平方毫米的沙漠品种,叶之大小变化多端究竟所为何因?现代科学家将之归因于平衡环境湿度和过热风险的结果,却始终未能完全解开谜团。不过最近一项分析了 7,670 种植物叶子的研究,就揭露个中的复杂因素。 上世纪的植物学家认定热带地区植物叶子庞大全因该区雨水充沛。直到 1960 至 1970 年代,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再次尝试拆解问题,指叶子大容易造成过热,增加叶面蒸腾率(transpiration cooling),令叶子流失水份,因此沙漠植物为减少蒸腾,叶子一般较小,相反生长于阴凉处的叶子较大。然而这个理论无法解释为何大叶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