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写作

Paul Graham:散文的年代

写作最重要是“为自己而写”。写作是一种强悍的思绪整理,一种逼迫自己拿出原创性的手段。 还记得你在高中时必须写的英文作文(essay)吗?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引言段落(introductory paragraph)、承接段落(supporting paragraph)和总结(conclusion)。例如,总结时常归结为“《白鲸记》中的 Ahab 是一个如耶稣般的角色。” 我试着介绍写作的另一面:真正的写作是什么以及你该如何写,或者,至少我是怎么写的。 模拟(Mods) 一篇真正的英文作文和你在高中所学的作文,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真正的散文不一定与文学有关。的确,学校应该教导学生如 […]

虚构之瘾:为何每个时代人类都需要文学故事

听起来,这像是完美的暑期大片。 一个英俊的国王拥有超人的力量,但性格中存在令人无法忍受的傲慢,注定了一场浩劫即将降临在他的王国。一位朴实的徒步旅行者上场,向他发起了挑战。国王结束较量学了乖。之后,两人英雄相惜,结为好友,在五湖四海一起执行一个个危险的使命。 这个故事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足以说明此乃不凡之作。这就是《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刻在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泥板上,是现存最古老的伟大文学作品。完全可以假定,这个故事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因为在之后的一千年里,这部诗作还有新版本被创作出来。 更让人吃惊的是,今天居然还有人在阅读、欣赏这部史诗,而且叙事中许多基本成分 […]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人物特写的局限

虽然我一直在做人物特写,但是我依然相信一些规范人物特写的标准需要重新审视。标准的人物特写的准则是,无论是撰写还是阅读那些人物的故事,都是为了在更深的层次上了解他们。当我回头看我做过的那些人物特写,我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一篇能够真正接近描写对象真正的样子。那也从来不是我的目的。 做人物特写的标准方式是,找到一个人,并且跟踪采访。在《纽约客》,一些作者会花大量的时间对他们的采访对象作跟踪采访,这是很出名的。那就是你进入到采访对象内心的方式——至少他们是这么说的。 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打电话说:“我要对你做跟踪采访。”倒经常是,我能够在跟采访对象最初见面的几个小时内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任何超过这个程度的 […]

练习基本文案力:写故事的3种经典框架及电影5大公式

为什么要学习写故事?因为人们天生爱听故事。哄小孩子入睡,最好的办法就是讲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公众演说,要想产生较好的效果,就要穿插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每部电影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一篇文章是否精彩,多半是由文章中故事的精彩程度决定的。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故事? 一、写故事的三种经典框架 1.冲突、行动、结局 美国作家杰里.克里弗(Jerry Cleaver)说过,形式最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比如一个人遇到麻烦,这是冲突;他必须去解决麻烦,这是行动;最后他成功或失败了,这是结局。 罗密欧爱上茱丽叶,可是两个人的家庭有世仇,这是冲突;他们偷偷结了婚,准备私奔,这是行动;过程中两 […]

雷蒙德·卡佛:论写作

本文译于2006年12月7日。 还是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就对长篇叙事小说失去了兴趣。在一段时间里,别说是写,就连读完一篇都觉得吃力。我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不再有耐心去写长篇小说。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说来话长,我不想在这儿多罗嗦了。但我知道,这直接导致了我对诗和短篇小说的偏爱。进去,出来,不拖延,下一个。也许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没了雄心壮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倒是件好事了。野心和一点运气对一个作家是有帮助的,但野心太大又碰上运气不好的话,会把一个作家置于死地。另外,没有才华也是不行的。 有些作家很有才华,我还真不认识一点才华都没有的作家。但是,对事物独特而准确的观察,再用恰当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则又另 […]

爱伦·坡:写作的哲学

编者按:题意可解释为“写作原理”(原文在此),原系爱伦·坡的一篇演讲稿,他利用自己成名之作《乌鸦》来宣传多年来他撰文提倡的写作方法: 用审慎的功力而不要靠自由的喷涌。本文所谈的不一定是《乌鸦》的实际写作过程。爱伦·坡在1846年8月9日的信中称此文是他“最好的分析标本”。本文取自《格雷汉姆》杂志第二十八期(1846年4月)第163~167页,是初版本。 我的案头上放着一封查理·狄更斯的便函,他在其中提到某次我对《巴拿比·罗支》的结构所做的分析。他说:“可你知道吗,葛德文是倒着写《凯莱布·威廉斯》的?他先将主人公陷入重重困境,构成第二卷,然后再想方设法说明他如何落到这般田地的,作为第一卷。”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