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特朗普与中国决裂带来致命后果

如果说美国的工厂是二战期间的武器库,那么越来越清楚的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中国的工厂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武器库。 美国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评论员声称,COVID-19的教训是:美国必须与中国…

如果说美国的工厂是二战期间的武器库,那么越来越清楚的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中国的工厂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武器库。

美国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评论员声称,COVID-19的教训是:美国必须与中国脱钩。

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科顿对肖恩·汉尼提表示:“这场瘟疫由中国而来,中国必须对此负责。” 要禁止美国人购买中国药品的提案并非个例,印第安纳州代表吉姆·班克斯已敦促唐纳德·特朗普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并将这笔钱(他错误地认为这笔钱将来自中国出口商而不是美国进口商)投入到为遭受冠状病毒伤害的美国人的基金中。在最近的“美国利益”一文中,政治学家安德鲁·米奇塔主张与中国“ 硬脱钩 ”。我的同事沙迪·哈米德赞成此文,并指出:“危机过后,无论何时,与中国的关系都不能也不应该恢复正常。”

不过,这些观点都是倒退的。在COVID-19之前,中美关系已不“正常”,它正在迅速走下坡路,这让使美国人更易患上这种流行病。

这场灾难的教训不是美国应该停止与中国合作。而是美国必须重建特朗普政府毁掉的美中公共卫生合作。

美中抗击传染病的合作,不是全球主义的幻想。过去已证明,它非常有效。乔治·W·布什是最伟大的拥护者之一。

2002年末,当SARS袭击中国南部时,布什政府在北京的应对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维拉诺瓦大学的政治学家黛博拉·塞利格索恩,于2003年至2007年,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研究科学和健康问题。他告诉我,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召集下,亚特兰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40名专家,协助中国抗击非典。塞利格索恩说:“他们为抗击这种疾病提供了很多建议。” 美国人帮助他们的中国同事“创建记录、进行联系人跟踪、进行适当的隔离等等所有需要做的事情。” 她说,这项努力“结果非常成功”。SARS基本上被控制在亚洲。只有27名美国人被感染,没有人死亡。

SARS的成功故事,造就了布朗大学医学人类学家凯瑟琳·梅森所说的中美两国在抗击传染病方面的“正式合作”。正如Rand公司的布伊所记录的那样,布什的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于2003年10月访问了北京,并与中国卫生部建立伙伴关系。正如布伊所说,中美两国于2004年开始合作,“ 以建立中国在流感监测方面的能力 ”。在中国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美国政府雇员人数急剧增加,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员甚至在其中国代表处设了办事处(以向美国机构致敬,该部门也称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些努力挽救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生命。布伊指出,2009年爆发了一种新的H1N1病毒时,“美国和中国的卫生部门共享了信息和技术,以促进对H1N1病毒的传播进行国家监测并开发疫苗。” 四年后,当H7N9病毒出现时,“中国和美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共享流行病学数据并进行联合研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合作。” 当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疫苗时,他们迅速与美国同事分享了这种疫苗,后者在美国生产了一种疫苗。

在巴拉克·奥巴马第二任期时,美国和中国正在将这种公共卫生合作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2014年埃博拉疫情袭击西非时,美国和中国人员在塞拉利昂一处由中国建造的实验室里一起工作,并从利比里亚的中国运输机上卸下了补给品。正如卡特中心指出的那样,中国派遣许多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卫生专家,接受了十年前布什政府派往北京的美国人的培训。

这些共同的努力再次挽救了生命。从2014年到2016年,西非有2.8万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远低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疫情爆发前所预测的140万人。2014年8月,有40%的美国人告诉民意调查人员,他们预计美国的埃博拉病毒将“大规模爆发”。最终,只有一个美国人死亡。奥巴马在2016年最后一次访华时,两国政府同意共同资助非洲联盟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总部,以使非洲大陆能够更好地抵抗传染病本身。

现在,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阻止建立非洲总部。这只是与北京进行公共卫生合作所遭受破坏的一个例子。2018年,《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在“大幅缩减”奥巴马在埃博拉危机后发起的全球“防疫活动”。今年,就在冠状病毒爆发肆虐之际,特朗普提议将美国对世卫组织的资助削减一半。

这些削减给美国在中国的一些重要举措造成特别损失。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都减少了派驻北京的工作人员。国家科学基金会已经完全关闭了在中国的办事处。布伊告诉我,特朗普政府内部的看法是:“如果与中国科学家继续进行合作研究,就会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能力,而这对美国不利,因为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

在公共卫生问题上的这种艰难脱钩,几乎肯定会破坏美国政府对COVID-19的最初理解。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在这次疫情暴发初期,采取了灾难性的处理措施,随后进行了严厉的隔离。它一再推迟允许世卫组织代表团到武汉。但是,研究中美公共卫生合作的学者告诉我,如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专家与中国同行保持密切联系,那么这些非正式渠道,将在疫情早期为美国提供更好的信息。

布伊说:“五年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官员本该在武汉工作。” 塞利格森坚持认为,在布什任职期间,美国官员“将对疾病是否得到遏制有了更好的认识。” 布兰代斯大学的医学人类学家埃拉纳·乌雷茨基着眼于中国,他表示:“在特朗普政府之前就存在的中美两国在健康项目方面的合作可能有助于早日攻克病毒。” 路透社报道,本周特朗普政府被裁掉的职位中,有一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的医学流行病学家。一位曾担任该职务的美国人告诉媒体,“如果有人在那里,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官员和政府可能会更快地行动起来。”

现在,COVID-19席卷整个美国,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合作仍然至关重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安全中心主任汤姆·英格斯比告诉我:“很难低估中美关系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重要性。” 英格莱斯比说,中国在错误地使用抑制信息的早期尝试之后,已经控制了该病毒,“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能起作用的方法。他们是否正在寻找不用疫苗恢复正常生活的方法?中国在使社会差异最大的方面做了什么?我们也许不应做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但是了解可以学习的地方,非常重要。”

在意大利,中国医生正在这样做。由于其庞大的生产能力不再需要专门针对自己的病人,因此中国也正在向欧洲发送大量防护设备。但是,进入美国的设备较少,因为,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乍得·鲍恩所记录的那样,特朗普政府对价值近50亿美元的中国医疗产品征收关税。当COVID-19袭击美国时,政府令人毛骨悚然地取消了其中一些关税。但是,鲍恩指出,“许多来自中国的重要医疗产品仍需缴纳关税。” 另外,即使是已暂停征收的关税也将重返市场,从而使美国成为一个不可靠的市场。鲍恩观察到,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 对中国医疗供应商造成了不正当的诱因,使美国客户成为他们的最后选择。”

美国医生和护士现在需要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和温度计。特朗普的关税已经使这些供应更难采购,这突显了以更高的关税报复中国的呼吁是荒谬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应该提高其生产重要医疗用品的能力。但是,使美国人保持健康,不再依赖于中国产品和知识的艰难脱钩是危险的幻想。当我向布兰代斯的乌雷茨基询问参议员关于禁止美国人购买中国药品的呼吁时,她指出,美国生产的许多药品,都依赖中国原料。

还需要考虑,中国科学家将制造出第一批COVID-19疫苗的可能性,就像2013年的H7N9一样。美中两国急需达成一项国际协议,以确保冠状病毒疫苗的分发规则,无论哪个国家的科学家首次找到它。对任何人来说,一个在全球各地迅速分发疫苗的世界,比在某个国家囤积疫苗的世界,要安全得多。但这需要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而特朗普的反华辱华,则让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COVID-19用野蛮的力量,澄清了两个与特朗普的世界观直接相反的事实。首先,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加强全球合作,通常比维护国家主权更好地保护了普通美国人的安全。美中关系在某些方面确实是零和,当中国在南海岛屿上设防时,它的区域力量会增强。但在大流行病上,中国什么也不用做,美国经济便会遭受重创,迫使数百万美国人躲在家中。事实上,最能威胁普通美国人的两种方式(流行病和气候变化),根本不理睬特朗普及其意识形态盟友所喜欢的零和逻辑。摧毁武汉的同一病毒,现在正在摧毁纽约。席卷迈阿密的海啸也危及广州。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是对这些巨大威胁的合乎逻辑的回应。

冠状病毒暴露出的第二个事实是,当今全球化世界中,知识与力量之间的平衡已经改变。2003年SARS爆发时,美国是中国的老师。现在,美国的医生和科学家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同行如何在武汉打败冠状病毒。如果说美国的工厂是二战期间的武器库,那么越来越清楚的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中国的工厂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武器库。这种转变将对任何美国总统构成打击,对以白人至上主义的总统尤其构成威胁。在美国最需要中国的这一刻,白宫成为反华偏执狂的源头并非偶然。

这场灾难的教训,不仅在于美国必须与中国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同样,与以往相比,美国已经没有筹码讨论彼此开展合作的条件。特朗普和他的追随者可能会发现,现实令人难受。但是,他们越反抗中国,就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死亡。

来源:大西洋月刊
作者:彼得·贝纳特/大西洋月刊特约作家,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和政治学教授。
编译:Alice
原文: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0/03/breaking-china-exactly-wrong-answer/608911/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