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疫情如何改写帕金森定律

跟一般的定律相比,海军历史学家C⋅诺思科特⋅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的一句论断实在简洁明了:“工作会扩展,直到填满所有可用时间。”提出这句话的文章最早发表在1955年的《…

跟一般的定律相比,海军历史学家C⋅诺思科特⋅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的一句论断实在简洁明了:“工作会扩展,直到填满所有可用时间。”提出这句话的文章最早发表在1955年的《经济学人》上。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为直到今天人们还是会提到“帕金森定律”。但体验过疫情期间的工作状态后,本专栏作者想就这则定律做出三点推论。

帕金森在他文章的开头引用了一个案例:一位老奶奶,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给侄女寄一张明信片。这个过程包括花时间找眼镜、明信片和雨伞,还要写问候语。这些细节可能已过时,但传达出的信息仍能引起共鸣,当一项任务摆在面前,人们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当在办公室里工作时,拖拉的动机相当清晰。员工如果早早完成了一项任务,只会再被分派另一项工作,而且可能比刚完成的那件更让人烦心。到头来,员工可能会像迷你跑步机上的一只仓鼠,没完没了地瞎忙。

然而上班族明白,任务本身并不是唯一要紧的事 。让别人看到自己在工作也很重要。这就导致了“假性出勤”—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只为表现给老板看(甚至生病时也不缺勤)。 在前互联网时代,假性出勤包括没完没了地改写备忘录、长时间打电话,或者盯着文件作若有所思状。多亏了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的开创性成果,现在不需要那么费劲了:在万维网上就可以浪费掉很多时间。

在家工作时,老板远在天边,近在心田。大体上说,其结果是把员工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懒鬼,他们在封城期摸索出了如何花最少的力气应付完差事。他们不必把每项任务都拖长;他们会完成必做之事,然后悠闲地度过一天剩余的时间,踩着最后期限交差。对于这类人,帕金森定律可以修正如下:“漫不经心之人,一旦不被看见,工作会收缩,直到塞进必需的时长。

第二类人正相反。他们满脑子都是负罪感、对职业保障的焦虑或自身的抱负,工作之勤勉更甚以往。在家中,他们找不到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明确界限。这群人是斯达汉诺夫式铁人(这个名字来源于苏联一位英勇的高产矿工Stakhanov), 需要针对他们将帕金森定律修正为:“对于焦虑的居家工作者,工作会扩展,直到填满他们全部的清醒时间。”

但帕金森观点的覆盖面远不止人们爱拖延这一点。他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与政府中官僚架构日渐臃肿有关。他警告说,雇用更多的公务员并不一定会让工作更有成效。

这种趋势源于两个因素。首先,官员想要增加下属,而不是对手。其次,官员之间往往会给对方找活干。任何自认工作超量的官员都会要求配两个下属(如果只要求一个,就会产生一个竞争对手)。这样一来,高级官员会花大量时间检查下属的工作。

这个过程在封城期间又是怎样的表现形式呢?和员工一样,管理者也想让自己显得有用。在办公室,他们可以四处走动,与团队交谈,让自己看起来很忙。在家里这就比较难办了:一通电话比随意的聊天更让人感觉唐突。对策就是组织更多场Zoom会议。

本专栏作者近几周从一些相识的人那里听说,他们每天都在一场接一场地参加Zoom会议。就像帕金森认为的那样,管理者们正给彼此制造更多的工作。因此,帕金森定律的第三个修正版本就是:“在封城期间,Zoom会议会扩展,直到填满管理者所有可用时间。

如果这些会议是自愿参加,那就在懒鬼和铁人之间划开了另一道鸿沟。第一类人会避免参会,而后者会报名参加所有会议。此外,在封城前的日子里,员工在会议上露面能讨老板欢心,只要能有和老板四目交汇的一瞬。而对于Zoom会议来说,光是出席还不够,还得被看见和听见才行。这就又导致Zoom会议越开越久,进一步消耗了管理者和铁人下属的时间(许多懒鬼都还没学会用“举手”按钮)。 帕金森在65年前描述的文件满天飞的场景如今有了数字版。

来源:《经济学人》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