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学

全球上瘾:奢侈品与统治者

失去自由的咖啡 在18世纪的法国,“咖啡”与“启蒙”为同义词:当意大利人彼得·斐利(Pietro Verri)在巴黎创办一份文学和哲学杂志时,他直接取名为“IlCaffé”,尽管杂志中的内容与咖啡这一饮品毫无关系。 那么德国呢?仿佛当时的莱茵河比今天更宽似的,人们对所有与法国有关的东西都是模棱两可地认可。从普遍的历史观来看,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德国人似乎对法国采取仰视的态度。但为什么当时的传单文化都包含明确的反法立场呢?海德堡城堡被炸毁1给德意志民族心中留下的伤疤,几十年也无法愈合。由于当时还没有新闻业(尤其没有报纸),导致一场如普法尔茨城被毁这样的灾难对民众内心的冲击虽然较慢,但却更深 […]

理查・费曼:科学的价值

时常,人们对我提出科学家应该多多关心社会问题,特别是要考虑科学对于社会的影响。人们似乎相当普遍地认为,只要科学家们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加以关注,而不是成天钻在细枝末节的科学研究之中,那么巨大的成功就会自然到来。 我以为,我们科学家是很关注这些社会问题的,只不过我们不是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全职而已。其原因是对于这些比科学研究复杂千百倍的社会问题,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绝无灵丹妙药。 我认为当科学家思考非科学问题时,他和所有的人一样无知;当他要对非科学问题发表见解时,他和所有的门外汉一样幼稚。今天我的讲演“科学的价值”所针对的并不是一个科学课题,而是价值评判;这样看来,我下面将要讲的大概也是粗浅不堪 […]

两个不适合喝咖啡的时间 你避开了吗?

早起喝杯咖啡才能清醒,成为不少人的清晨仪式,可惜这个仪式坏处多过好处。因为此时并不适合喝咖啡。 一早醒来,身体里的皮质醇(cartisol)浓度还在巅峰,让你警醒、充满干劲,也就是自古以来,身体原始设定驱动你出门觅食或工作。 之后皮质醇浓度开始下降,注意力开始涣散,也就是你起床后一个半至两小时后,大概在9点半到11点之间,才最适合喝上一杯咖啡。 一早就喝咖啡,易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身体还有极高的皮质醇时,喝了咖啡、摄取了咖啡因,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时代杂志》报导指出,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的皮质醇,用来应付压力和降低血糖,如果身体制造较少的皮质醇,就会需要喝更多的咖啡因补偿,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个 […]

研究:咖啡因能令人容易妥协

旅行时,为了向东还是向西,而与另一半争持不下?在冷战期间,想另一半乖乖让步、变得听话?非常简单,一杯咖啡或足以帮你达成心愿! 澳洲一项新研究发现,原来喝咖啡不只能提神,更有令人“听话”的神奇效果。 昆士兰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人员请来140名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研究人员询问学生对安乐死及堕胎的看法。其后,这批学生获分别获派橙汁和咖啡这两款饮料,让他们边喝边看一些跟他们意见相反的游说文章。结果显示,相对喝橙汁,喝咖啡的学生更容易改变原先的立场。 研究人员解释,这是因为咖啡含有的咖啡因,能令人变得容易妥协。因此,当不幸地另一半展开冷战时,不妨送上一杯咖啡,哄她喝下后,再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游 […]

研究:每天喝一杯含咖啡因热茶者 患青光眼几率低74%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同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一杯含咖啡因热茶的人,患青光眼的几率低了74%。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对1600名男女展开的调查显示,尽管喝咖啡的人比喝茶的人要多,但每天喝含咖啡因热茶的人,患青光眼的风险却更低,这一发现也适用于吸烟人士和糖尿病患者。 有趣的是,尽管喝含咖啡因热茶和青光眼风险降低之间存在联系,但不含咖啡因的茶和青光眼风险却不存在相似的关系。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含咖啡因的茶,比不含咖啡因的茶,存在更多抗氧化剂。而茶也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保护眼睛和周围的神经。 至于冰茶为何缺乏保护作用,则可能是因为接受调查的男女,经常饮用冰 […]

分层拿铁咖啡是什么鬼?把浓缩咖啡倒进牛奶里试试

拿铁咖啡(caffè latte),泛指由热鲜奶和浓缩咖啡所冲泡,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意式咖啡。把鲜奶倒入咖啡杯时,咖啡师通过手腕些微的动作便能在杯中的奶泡上画出各种图案(拉花,Latte Art)。 制作拿铁咖啡有个常识,如果想制作一杯漂亮的拿铁咖啡,应该把牛奶倒入意式浓缩咖啡中,而不是反过来。但是反过来会发生啥事呢?这会做出另外一种拿铁咖啡:分层拿铁咖啡(layered latte)。要制造分层拿铁咖啡,就是把意式浓缩咖啡倒入一杯牛奶。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一位退休工程师 Bob Fankhauser 意外地在家中创造出自己的分层拿铁咖啡,并且想知道为什么这些漂亮的分层会形成。Fankhaus […]

树叶变黄 能力失效:科学家正竭力对抗一种咖啡疾病

多年来,哥伦比亚的研究人员始终在参加一场鲜为人知的战斗,对抗一种可能会影响到世界各地咖啡饮用的神秘疾病。 如果你在20世纪60年代登陆波哥大(哥伦比亚首都),你可能在机场外面看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在略带威胁性的语气中,它写道:“咖啡锈病是敌人,不要从国外引进这种植物材料。”这是自那以来,始终威胁哥伦比亚咖啡贸易的第一个警告。 咖啡锈病是一种疾病,它可以削弱甚至消灭哥伦比亚的“国宝”,因为咖啡是该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仅去年一年,咖啡的出口价值就达到24亿美元,占哥伦比亚在国外销售所有产品的7.7%。这使得哥伦比亚成为世界第三大咖啡生产国。换句话说,如 […]

巧克力:众神的食物

工作忙碌或心情烦闷之际,来两片巧克力,精神和心情仿佛瞬间好了起来。香甜滑顺的巧克力,入口即化,大人小孩都难以抵挡其诱惑。巧克力起源于南美洲,传到中美洲后成了阿兹提克人心目中“众神的食物”,现在则成了全世界的“爱情魔药”。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巧克力还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成份。 走出南美洲 巧克力的原料是可可树的种子(通称为可可豆)。可可树是梧桐科的乔木,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西北部地区。学者推测早期当地原住民只把可可树的果实当成水果,吃其果肉而将种子可可豆抛弃。 后来可可树传到中美洲南部,马雅人开始种植。美国康乃尔大学人类学教授韩德森(John Henderson)发现, 在中美洲宏都拉斯出土的一批 […]

爱喝咖啡能长寿吗?医学研究也有争议哦

嗜咖啡如命的人常说饮用这苦涩的液体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根据两项大型国际研究,喝咖啡的习惯可能也有助延年益寿,不过另一派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法新社报导,专家警告,美国和欧洲这份刊登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并没有显示出咖啡是许多咖啡饮用者似乎较长寿的真正原因。 这两项研究反而属于观察性质,也就是说,虽然研究显示出喝咖啡的人和倾向长寿之间的关联,但缺乏因果证明。 由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和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执行的第1项研究,调查了欧洲10国超过50万民众。 研究指出,每天喝3杯左右咖啡的人倾 […]

第一次见女友要请她喝热咖啡 因为那个能影响她对你的判断

2010年,一篇刊载在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上的论文,对追求“触感”的我们带来冲击。耶鲁大学的约翰.巴奇(John Bargh)博士的研究团队证实,我们的思考会受到触感影响。虽然我们相信自己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判断眼前的事物,但巴奇博士等人却提出违反这项直觉的实验结果。 他们在实验中让受试者看陌生人的肖像照并评断其人格。受试者已事先被分为二组,一组供应的是热咖啡,另一组则供应冰咖啡。 好了,你认为结果如何呢?事先拿到热咖啡的人比拿到冰咖啡的人,有更高的机率判断照片里的人是“温暖的人”。因为手心接触到的物体温度,影响到他们对照片中人物的人格判断。 巴奇博士的研究团队又进一步设计出另一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