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栏

霍华德·舒尔茨:让自己情迷,才能虏获他人心

不论你能够做什么,或是在梦想什么……开始去做就是了。勇敢中包含了天赋、能量和魔力。——歌德 1987~1992年,星巴克只是一个自募资金的公司。我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今后的使命是使星巴克成为一家众人瞩目的公开上市公司。在投资者的支持和批准下,也靠着雇员们的绝对信赖,我们很快把某些步骤列入了紧迫性的议事日程:向全美各地的拓展、雇员的各项福利、今后的投资项目、管理水准的提升。 以下将细述我们在第一项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同时追忆重组星巴克那几年——我们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重要课程。那些岁月里,围绕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曾有过许多争议,我们在有的事情上坚持了自己的理念,而在其他一些事情上 […]

咖啡馆主的日常:这个年轻人很新鲜!

有一个年轻人走进我的店,看他很陌生,我问他“第一次来?”他说“是!”“怎么会找到这么一家店?”“看PTT推荐的,说到宜兰想喝咖啡,一定首选Full House。”“PTT不是都在骂我吗?“没有哇,挺推荐的呢!”PTT推荐我?怎么跟我的认知不太一样! 他当然是坐在吧台,店里没人,再坐在其他地方,就有点怪了。 年轻人问我“会不会去别人家喝咖啡?”我告诉他“会呀!”他问我“有没有推荐的店家?”我思索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没等我回话,他就问“妳去过XX咖啡厅吗?”我说“名气这么大的店,怎么可能没去取经呢!”“妳认为他们的咖啡怎样?”我跟他说,那是很多年以前去的,已经没印象了。他就开始批评那家店的咖啡有多 […]

韩怀宗:英国两性大论战缘起于咖啡

咖啡传进伦敦也激起涟漪与火花,不但掀起两性大论战,也成为选举制度、证券商、保险公司初试啼声的练功场,更成为道貌岸然的英国士绅或清教徒标榜清醒、理智的饮品。 其实,英国比法国更早接触咖啡。早在17世纪初就有不少英国人喝咖啡了。最早文献记录是1637年,英国作家艾佛林(John Evelyn,1620~1706)在日记中提及,他在牛津认识一位来自克里特岛的学生康纳皮欧,后者为了逃离土耳其宗教迫害而到英国读书。每天早上,康纳皮欧都要喝土耳其咖啡,并与友人分享。 牛津大学师生对土耳其咖啡反应热烈,1650年,黎巴嫩移民贾克柏在牛津开立英国第一家咖啡馆,客人几乎是清一色大学生,人满为患。1655年,大学 […]

詹姆斯・费曼:烘豆的一天

烘豆日开始得很早。咖啡是一种上午业务,天未亮就得开始。蓝瓶烘焙厂的烘豆师到得比门卫、送货司机、咖啡师或会计等都要早。凌晨4点起床如此艰难,可说永远不会轻松。对我来说,无论何时上床,凌晨4点闹钟铃声大作,我都有恐惧感。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直截了当阐明焦虑的概念:动物是自己直觉的奴隶,故没有责任感,但人是自由的,因此可以不断地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以及对神或对咖啡未履行的责任。凌晨4点,铃声振聋发聩,你的身体在黑暗里呐喊,要求更多睡眠,焦虑和责任感可以让人石化,也可令人奋起。烘豆师选择在每个工作日的清晨用焦虑、恐惧和责任感推动自己起床,面对烘焙咖啡这艰巨任务。早起只是第一个决定,而且它犹如一面镜子 […]

霍华德·舒尔茨:说“不”者难成大业

我们判断自己,是根据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而别人判断我们,乃根据我们已经做成的事情。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卡瓦纳》(1849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每个企业家的梦想是:想出一个伟大的点子,吸引一些投资者,开办一家持续赢利的企业。 但麻烦在于,一开始你必须做一条夹紧尾巴的狗。 如果你想知道做夹紧尾巴的狗是什么滋味,那就去为一家新企业筹集资金吧。人们把你关在门外,他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你,他们会把你的底气全都抽光。他们会给你举出一千条可以想象出来的你不可能成功的理由。 虽说是一条夹紧尾巴的狗,但我是有明天的,所以在面对逆境时还能信心十足。就我当时的情况而言,我的苦处在于那么多人说我的计划 […]

韩怀宗:也门咖啡 消逝中的阿拉伯狂野

埃塞俄比亚虽是阿拉比卡诞生地,但17世末至18世纪初,欧洲人最先喝到的咖啡却来自也门。当时的非洲或阿拉伯咖啡悉数从摩卡港出口,地利之便使得摩卡变成咖啡的同义语,“城墙之都”哈拉反而被喧宾夺主变成配角。然而,300年后的今天,也门咖啡已不复昔日盛况,咖啡产量逐年减少,2008至2009年产季尚生产22万袋生豆,约13200吨,但到了2015至2016产季,已跌到15万袋生豆,约9000吨而已,这个古老咖啡产国似乎已从咖啡地图消失了。以2015至2016年产季全球咖啡产量868.8万吨计,也门仅约占0.10%,早已无足轻重。昔日叱咤全球的也门摩卡,沦落为边缘产国,能不令咖啡迷心疼吗? 走一趟也门, […]

霍华德·舒尔茨:幸运只眷顾有规划的人

每当你看见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有人做出过勇敢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 布兰奇·里基(Branch Rickey)是布鲁克林道奇队的总经理,是他签下了黑人棒球手杰基·罗宾逊,打破了种族肤色歧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幸运只眷顾有规划的人。” 人们有时会说阳光总是照耀在星巴克身上,我们的成功似乎是来自运气。当然,我们赶在了北美第一波社会热潮——广泛流行的咖啡馆文化的风口浪尖上,这是实情。我不能说自己早已预见了这股热潮,但我确是在意大利看出了咖啡杯中的浪漫风情的诱惑力,经过三年的深思熟虑,把它引介到美国,使之成为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但凡一个企业或是个人从群体中脱颖而出,飞黄腾达,其他人很快就 […]

陈丹燕:金赛尔的甜

大西洋边上的爱尔兰小镇金赛尔,是我爱尔兰旅行的最后一站,从都柏林的布鲁姆日开始,每天走来走去,渐渐从东部走向西部,南部,去到凯尔特音乐的老家,去到从灰白色岩石的缝隙里开出粉红野花的海岛,去到克拉克画了凯尔特圣人的大学教堂,去到狄更斯前来开朗诵会的老酒店,去到山坡上白色的“诗人之角”的咖啡馆,最后路过路上一只死野鸽子留下的一对与尸体分离了的翅膀,到了海边的小镇。 我只是累了。 下午进了房间,就扑倒在床上睡着了。梦里面,听见楼下院落里传来叮叮当当的碗碟碰撞声,想起进房间的时候,这间复古小旅馆的主人安德鲁说,下午客人们可以下去吃下午茶,想来客人们在院子里吃下午茶了。然后,我又睡过去了。那天就有这么困 […]

咖啡馆主的日常:你有真的蓝山咖啡吗?

   很普遍的,“台湾卖的蓝山咖啡,很多都是假蓝山咖啡”的印象深植人心。什么是《蓝山咖啡》很多人是搞不清楚的,即便如此,依然对蓝山咖啡豆的真伪存着莫大的疑问。    蓝山咖啡的定义我已经在之前已经解释过,所以不再赘诉。在牙买加国,蓝山咖啡的规格可是标示的一清二楚,但是咖啡豆一旦出了国门,人家高兴怎么说、怎么写,鞭长莫及他们也无法可约制。  我是很想问问喝蓝山咖啡的人们,你们点蓝山咖啡的同时,可是了解蓝山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豆子否?蓝山是牙买加的咖啡,喝蓝山咖啡到底是喝牙买加的咖啡或只是冲着蓝山的名气?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一问?被我询问过的客人里,百分之90以上的人不知道蓝山是哪一个国家的咖 […]

霍华德·舒尔茨:对意大利人来说,浓缩咖啡就像一曲咏叹调

有些人只看见事物的表面,他们问的是“为什么”,而我却想象事物从未呈现的一面,我问“为什么不”。 ——乔治·萧伯纳 这段名言经常被罗伯特·F·肯尼迪引用,如果你说你从未有过机会,那可能是你从未抓住过机会。 我时时刻刻琢磨着星巴克的事儿。虽说它比我在纽约工作过的跨国企业小得多,但它却诱人得多,就像一段在你脑海中萦绕不去的爵士乐。我觉得自己有许多方式可以为它做些事情。 后来,杰瑞和他的妻子简到纽约来了。雪莉和我把他们约出来吃饭、去剧院、看演出,我们很合得来。我开玩笑似的问他:“你觉得我和星巴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他开始考虑雇用一个专业的市场营销高管,表示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商议了一些我将在市场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