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在意大利罗马,早就出现柠檬咖啡的喝法,当地人会随浓缩咖啡附上一片柠檬,以柠檬涂抹杯缘后,浸泡于咖啡里饮用,说是让咖啡滋味更鲜明。 瑞典也有以柠檬汁、糖、咖啡与通宁水泡成的柠檬气泡咖啡 (kaffelemonad),并逐渐在纽约等地掀起热潮,成为咖啡爱好者夏天的首选饮品。 不过,柠檬配上咖啡味道不会很怪吗? Food52报导,“许多咖啡本来就带有柠檬或柑橘香气,所以柠檬汁和咖啡搭起来不会很怪,”纽约 Supercrown 咖啡馆创办人 Darleen Scherer 说。 她有一款名为 Laura Palmer 的柠檬咖啡,灵感来自瑞典,将冰咖啡与柠檬汁 2:1 搭配的柠檬汁咖啡;至于饮品的名字 […]
为什么会附上汤匙呢? 在喝意式咖啡时,大部分都会附上汤匙、砂糖及水。 意式咖啡是用热水及压力来萃取的,因此除了会溶于水的水溶性成分外,也会萃取出部分的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较重,所以会以咖啡液体的形式沉在下方,脂溶性的成分则以泡沫的形式浮在上面。这种泡沫型态的成分就是crema,它溶有许多左右香气、稠度及质感的成分。沉在下方的水溶性成分则以让舌头感受到味道的物质为主。 简单来说,crema负责香气的部分,萃取液负责味道的部分。如果没有搅拌就直接喝的话,水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就会被分开。用搅拌或晃动的方式将意式咖啡的成分混匀后再喝,这样才能够感受到丰富且和谐的味道及香气。因此意式咖啡一定会和汤匙 […]
一个 shot 的意式浓缩咖啡倒在一球香草冰淇淋上,这就是“阿芙佳朵”(affogato),来源已不可考。 有着美丽名字的阿芙佳朵,令人禁不住好奇“affogato”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波士顿环球报》报导中解释,意大利文“affogato”一般被翻译成“淹没”,贴切形容在咖啡里载浮载沉的冰淇淋,不过这个字真正的意义仍有许多不同说法。 据说,“affogato”有窒息、努力争一口气呼吸的意思。比如,当你提到某种好吃到让人窒息无法呼吸的食物,就可以说“affogato”。 在意大利,阿芙佳朵通常是用完午餐或晚餐的时候食用,一定要用高品质咖啡制作,使用的咖啡豆应该要与冰淇淋的香气能够相互搭配。 阿 […]
浓缩咖啡可谓是意式咖啡之母,因为所有的意式咖啡都是以浓缩咖啡为基底做出来的。它是一款口感及其浓烈的饮品,带劲又毫不矫情,更有人称之为“功夫咖啡”! 为什么叫它“功夫咖啡”呢?因为一杯好的浓缩咖啡需要通过15bar的高压,让水蒸气快速流过紧压的咖啡粉,将细沙般的粉末萃取出一份精华的咖啡浓液,时间不超过30秒,温度不能超过摄氏90度,手工压粉的力道至少要超过20公斤,咖啡油脂力求3公厘厚。所以想要得到一杯上乘的浓缩咖啡,还真需要些功夫! 1shot通常在菜单中命名为“Single Espresso”或是“Solo Espresso”是浓缩咖啡的基本款,也是欧洲最流行的一款咖啡,份量相当少,通常一两 […]
德国化学家费里德里希.费赫迪南.伦格(Friedlieb Ferdinand Runge)在1898年发现咖啡因。自十九世纪末以来,科学家不断研究如何抑制咖啡因的作用,想去除咖啡因成分并保留咖啡中其他物质。 1903年,咖啡商罗赛.鲁斯(Ludwig Roselius)首次将去除咖啡因的豆子商品化;此项技术经过不断改良之后逐渐成熟。然而去咖啡因的程序需从生咖啡豆开始处理,而且去除咖啡因的咖啡豆不易烘焙,香味更是大打折扣。 化学溶剂萃取法(传统法) 以化学溶剂萃取咖啡因,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溶剂: 间接溶剂:咖啡豆不会直接接触到溶剂。 水萃取或瑞士水处理法(SWP) 这种方法于1933 […]
爱喝咖啡的人都会很讲究豆子、器具、手法、温度,但事实上,还有一个环节也很重要,就是水质。 一般可能会认为,要冲好咖啡就要用好水,过滤水会是比较优质的选择。但科学研究推翻了这样的说法。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研究指出,“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组成比例,能够大幅提升咖啡口感。 前面稍微提到过,水质分为硬水与软水;矿泉水、海洋深层水等因含有丰富矿物质,属于硬水,而蒸馏水、过滤过的水因为将矿物质滤掉或交换掉,通常偏软水。当然,各地水质也会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偏软,有些地区偏硬。 英国巴斯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系博士生 […]
编者按:SCAA发布的咖啡风味轮(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其重要性在于统一不同人形容咖啡味道时能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沟通,这种一致性和对于味道感官的辨识结果有助于业者对咖啡味道的研究,甚至能决定在哪儿及如何种植咖啡豆。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感官 (Sensory) 研究更深入,更了解到人们为什么会尝到某种味道或如何辨证,风味轮也于2016年做了第一次更新,由SCAA, World Coffee Research (WCR) 集合众多咖啡业者、专业tasters和科学家的力量共同编撰而成。 SCAA风味轮由两个轮组成,包括瑕疵异常风味轮和正常味谱风味轮。 正常味 […]
手冲咖啡怎么冲最好喝?达人表示,手冲方式及水温控制要正确,使用尖嘴壶,他推荐“自转加公转”的手冲咖啡。 来自台湾的兰岱咖啡茶调酒餐饮班主任吴锡文解释,以200cc的手冲咖啡为例,先准备3大匙咖啡放在滤袋内,将水加热至摄氏95度,再转小火;冲水时由内往外冲,而且在由内往外的过程中,不断的以顺时针方向绕着小圈圈,就像地球自转一样,也同步绕成大圈圈,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样。 他说,冲完第1次以后,间隔10秒再冲第2次,但这时改为由外往内冲,也是以自转搭配公转的方式绕圈圈;第2次以后,第3、4、5次之间,每次都间隔10秒,且均为由外往内冲。 他强调,冲5次之后,咖啡温度只剩约摄氏60度,应放回火上加热至 […]
咖啡萃取并不仅止于将咖啡原有的风味原封不动地萃出来,也可以根据萃取者的喜好及个性来调整味道。能得出各式各样的味道就是咖啡萃取的趣味所在。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在萃取咖啡时产生影响呢? 萃取时间点与浓度 萃取咖啡时,一开始会萃取出非常浓的咖啡,之后萃取液的颜色会产生变化,渐渐变淡。这是因为咖啡里的咖啡成分溶解的量减少的缘故。咖啡的成分与我们所想像的不同,并非从头到尾都会溶出相同的浓度,而是一开始会溶出非常多,后来就会变少。 咖啡是将烘焙过程中所形成的成分,溶至水中来喝的饮料。因此根据溶于水中的咖啡成分浓度不同,味道也会改变。初期的萃取液浓度高,香气及味道都强,而后期的萃取液则是淡的。初期约20%的萃 […]
为什么有些咖啡会有梅类的酸味?有些甚至还带点水果醋的味 为什么有些豆子看起来油亮油亮的?是不是因为放比较久的关系? 为什么有些咖啡苦味重? 还有还有~咖啡因……是不是咖啡烘焙愈久咖啡因愈少? 想了解以上这些问题要先认识咖啡的组成成分以及咖啡烘焙! 我们常见的褐色咖啡豆,带点香气,是咖啡的熟豆,已经过烘焙程序。 没烘过的咖啡,我们称为生豆或绿豆子 (green bean)。生豆除了水份之外,其他成分为碳水化合物 (又称醣类)、蛋白质、脂类、有机酸、矿物质、葫芦巴碱,及其他酸性物质 (绿原酸为主)。 那生豆味道是什么? 若有人这么问,大概也只能答:“生豆味道,就是生豆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