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手作

爱咖啡成痴 意大利一男士用咖啡壶当骨灰坛

2016年3月11日,在意大利的一家天主教圣堂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葬礼弥撒,悼念人群对着一个巨大的摩卡壶,难掩心中的悲伤沉痛。他们面前没有棺椁,只有一个摩卡壶,这个特制的摩卡壶,就是93岁高龄去世的雷纳度·比亚乐堤的骨灰坛。 雷纳度·比亚乐堤是比亚乐堤公司的掌门人,也是摩卡壶发明者阿方索·比亚乐堤的儿子。葬礼中以摩卡壶作为骨灰坛,就是根据他生前遗嘱,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摩卡壶深深的爱恋。 早在1918年,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Piemonte)省的一个小都市奥梅尼亚(Omegna),经营铝工厂的阿方索·比亚乐堤(Alfonso Bialetti)看到工厂附近的妇女们多使用一种名为Liciveuse的 […]

3分钟做一杯冷萃咖啡

除了冰滴咖啡,另一冰冻咖啡 — 冷萃咖啡 ( Cold Brew Coffee )  近年来亦广受欧美人士欢迎,更在欧美地区卷起了一股新浪潮。 冷萃咖啡的制作方法比较像冷泡茶,即以冷水长时间浸泡咖啡粉,与冰滴咖啡的原理有点相同。因此,冷萃咖啡同样少了高温冲煮咖啡的苦涩与杂味,反而保留一种甘甜与咖啡本身的香气。 而冷萃咖啡的自制方法也不困难,关键在于咖啡粉与水的比例。一般利用1:4或1:6的咖啡粉和水比例来泡,但冷萃出来的咖啡较为浓缩,所以需要额外加入冰块或牛奶来稀释。倘若喜欢喝冷萃黑咖啡的话,则不妨尝试用1:16的比例,但亦可以随着自己的口味,而对比例进行调整。 冷萃咖啡制作方法如下: 1、将 […]

单品咖啡豆味道太单调?善用诀窍配出你的专属风味

拼配豆的初衷在于 丰富味谱的同时 又能突出产地个性 婚姻的初衷亦是如此 帮助对方提高 同时也提高自己 by kaweh.net 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生产的米,会因不同的区域,而呈现不同的味道与品质。世界各国生产的咖啡,其味道和香气也会因为不同的地区而有差异。混合不同的味道、香气以及各个生产地不同的咖啡,创造出新的味道与风格,就是配豆。 一般来说,配豆会以一个重点来调和味道、香气和口感。从甜味、苦味或酸味的咖啡中,挑出偏爱的味道,再依一定比例混合;咖啡风味则包含了饮用前嗅到的香气、含在口里的香气、喝完之后从喉咙回升的香气,挑出偏爱的香气,使口感丰富,却仍集中在一个焦点上。 经过配豆,就能强调咖啡的味 […]

冷泡咖啡比热咖啡更健康?

不少人习惯每日都喝咖啡,但在夏日,喝一杯为你斟到泻的热咖啡,反而成为苦差,咖啡未喝完,体温已提升更高。喝冻咖啡?冰块却容易冲淡咖啡浓厚的质感。若想两全其美,或许可以改尝冷泡咖啡(cold brew coffee)。 喝起来够凉快,又保留咖啡原有风味,而且相比热咖啡,冷泡对健康还多了些意外的益处。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Frank Hu 指出,习惯饮用咖啡,可降低患上 2 型糖尿病、心脏病、抑郁、神经退化性疾 病的风险,亦有助改善认知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这跟咖啡有高含量的抗氧化剂、多酚及矿物质有关。 但冲泡咖啡方式不同,会否破坏当中的营养?教授指,咖啡无论热或冷泡,均不会改变当中的生物活性化合 […]

做法不太平常的6种咖啡

编者按:做咖啡有如做菜,相同食材不同搭配会各有风味。今天推荐六款做法有点新奇的咖啡,需要你花点时间准备配料,像桂皮、香子兰什么的,不一定是厨房必备。想想坐在书桌前,喝上一杯用了心的咖啡,心情舒畅自不必说,在这个初冬微寒时节,也会感觉身体暖暖的吧。 一、加香槟的的香草咖啡 原料(1人份量): 一茶匙咖啡(苦涩品种,细磨) 一大匙半干香槟酒 100毫升水(即为半杯水) 一撮香子兰 制作方法: 将香子兰放入少许水中。把茶匙放在香草混合物中浸泡,并用该茶匙取咖啡。将水和咖啡倒入咖啡壶,用温火煮。当咖啡壶中出现泡沫时,将香槟加入咖啡中,继续煮直到不再出现泡沫为止。将咖啡倒入咖啡杯即可饮用。 二、考验你搅 […]

咖啡的四种做法与六点品法

编者按:本文根据sigma guo在知乎上的回答整理而成,对咖啡菜鸟来说有一定帮助,相当于在品鉴咖啡的路上,确定了几根基准线,但是,要真正理解或品味何为香、甘、醇、涩、苦、酸这六点,不喝上小千杯咖啡怕是不够滴。 闲话少说,一般而言,咖啡主要有以下四种做法: 1、土耳其式:也就是咖啡豆磨好,直接水煮了; 2、手工咖啡:一般用滤纸之类,包括目前日本流行的水滴咖啡; 3、虹吸式:利用虹吸壶的虹吸原理来做咖啡,就是上岛用的,你可以点完咖啡去看他们怎么做的,挺有意思; 4、半自动咖啡机:星巴克之类的咖啡厅用的,咖啡机价格高低要看功率大小了。 但是,无论做法有何区别,好喝才是根本。同学们可从以下这六点来评 […]

咖啡爱好者笔记:不同咖啡滤杯的不同主观味道

一杯咖啡的味道,受到磨豆机、冲煮设备、冲煮手法、水温、粉的粗细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我这样的咖啡爱好者来说,写这篇文字,并不想向专业的咖啡杯测师那样去界定某个标准。我只是记录一下我的主观感受。 手头有几支滤杯,分别是kono紫砂、kono塑胶滤杯、陶瓷版仿kono(客气客器)、田口护版三洋滤杯、Hario v60、钻石滤杯、蓝瓶子滤杯(二代)、kalita蛋糕滤杯、bonmac船型滤杯、zero japan。 平时都是喝深焙综合豆,偶尔会喝浅焙艺伎和耶加雪夫换换口味。船型杯滤纸都是用melitta 竹滤纸。 这次用金属滤网萃取的咖啡液来作为“比较”的标准,因为它没有沟槽,我认为能表现豆子的 […]

咖啡不需要急着一口气把它喝完 从热到凉风味有别 妳喝的出来吗?

咖啡怎么喝才对味?在咖啡爱好者眼里,好的咖啡从热到冷,随着温度变化会散发出不同气味,也能品尝出不同的醇厚度;所以一杯好咖啡要慢慢的喝,才能喝出它丰富的层次感。 一般来说,在咖啡馆里喝杯咖啡,一般要用40分钟到1小时,慢慢品尝咖啡从热、到中温、到冷掉的味道。 内行人喝咖啡会用上至少5到6个小时,慢慢品尝咖啡冷掉后的醇厚度,就算只喝一小口也能回韵许久。 尽管很多人不会坐到5、6个小时,但是在40分钟到1小时当中,已经能够很清楚、很完整的喝到变化的过程。 甚至有些咖啡爱好者会喝隔夜咖啡,比如天热时候留心的冷萃咖啡,另有一番风味。 可见,咖啡不需要急着一口气把它喝完,只要慢慢的喝,每喝一口都会有不同的 […]

先别磨成粉 最好放罐罐里 烘焙好的咖啡豆要这样保存才能避免走味

优质的烘豆虽然重要,但如何完善保存豆子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咖啡也是一种食物,因此须好好保存以确认其状态安定、不会变质。虽然很多国家法律上规定咖啡豆的有效期限是1年,但事实上豆子的保存与咖啡豆内部气体流失的时期有关。大致上来说,由愈大台烘豆机所烘出的豆子,排放出气体的时间就愈长,保存时间也较长;而烘豆机愈小,烘出的豆子赏味期限也愈短。从烘焙容量30公斤以下的烘豆机所烘出的豆子,通常会认为要在1个月内使用完较好。若咖啡豆的脂肪成份氧化,产生像是食用油酸掉或烟灰般的味道时,就不要在食用了。 以未磨碎的状态来保存咖啡豆 咖啡从磨碎的那瞬间起,其所带有的香气粒子便会开始快速向空中逸散,因此在磨碎后,即使 […]

咖啡滤杯为什么是漏斗状?不同滤杯会影响味道吗?

滤杯是装入咖啡来进行萃取的漏斗状道具,1900年初期由德国的Melitta Bentz所发明。一开始的样子是在金属罐的底面用钉子弄出洞,为了不让咖啡粉从这个洞流出,所以放了1张滤纸在上面,后来渐渐改良后,就变成现在这个么样了。最重要的变化便是从圆柱形的罐子模样变成漏斗状。 滤杯为什么要做成漏斗状呢? 最早期的圆筒状滤杯,在萃取时,实际可运用到的萃取面积其实和底部的面积是相同的。因为圆筒设计的萃取面积窄小,萃取时间相对较长,为了避免咖啡产生坏味道及不舒服的酸味,就要缩短萃取时间,但想要缩短萃取时间,首先就得让能萃取的表面积变大才行。 利用水不动时会向四周延伸开的特性,将滤杯做成漏斗状,如此一来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