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人说

世界咖啡冠军吴则霖自述:曾经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一杯好喝的咖啡

二○○八年,我和Chee前往哥本哈根WBC世界咖啡大赛,替好友加油助阵,看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们。能够亲眼见到这些以往只能在网络或论坛“阅读”的明星咖啡师,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世界级比赛与国家级比赛完全不同,整体赛事的精采度、紧凑节奏都难以言喻! 是咖啡因作祟吗?当明星咖啡师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发现他们的头上有光环、身边有粉红泡泡环绕……我感觉全身细胞颤抖,眼泪都快飙出来了! “我要参加WBC世界咖啡大赛!有朝一日,我要和他们一起站上那个舞台!” 说完,Chee定定地看着我,她的脸上浮现三个字:“不、会、吧!” 因为这股冲动,这份憧憬,开启了为期七年的征服咖啡冠军旅程。而 […]

咖啡馆最佳选址的思考方法

这里吗?还是那里呢?咖啡馆选址,是打造一家客似云来的咖啡馆的重大要素。正因为深谙此理,所以不论任何人都会对此感到迷惘。在此介绍寻找店面的方法提示,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更好的对象。 基本思考 “地点就是完全决定一家咖啡馆成败的要件。”咖啡馆的重大要素──地点,其重要性甚至让有些人如此断言。本次的受访老板中,也有许多人表示自己耗费多年寻觅。大家当时所重视的,正是该物件是否符合店家风格理念。举凡如街廓大小或气氛、来往行人类别、周遭店家等,历经层层调查之下,各式各样的讯息都被作为判断依据。 另一方面,也有在这部分较少被提及的案例,像是“运用古老家屋,打造古民宅咖啡馆”或是“在出身地的城镇开店”等,运用物件 […]

提姆·温德柏:有机咖啡一定比一般咖啡好吗?

越来越多人偏好购买有机商品。每个人购买有机商品的动机多少有些出入。有些人想要对土地友善,有些人则只是想要活得健康。但是,咖啡豆在贩售给消费者之前,必然会先经过烘焙的程序,所以在最后喝到的咖啡里,几乎不会有栽种过程残留的化学物质。然而,为了地球,也为了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们,我对永续农业更感兴趣。 举例来说,肯亚的咖啡农,会因为全国性的真菌问题,而无法负担有机农法的风险,这些真菌会侵害咖啡樱桃与咖啡树。为了控制真菌传染,他必须在咖啡树上喷洒铜及其他化学物质。虽然这样会提高生产成本,但至少能增加产量,进而使咖啡生产达到获利水准。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把肯亚境内的咖啡树全部改种为对真菌有抵抗力的新树种。 然 […]

巧克力:众神的食物

工作忙碌或心情烦闷之际,来两片巧克力,精神和心情仿佛瞬间好了起来。香甜滑顺的巧克力,入口即化,大人小孩都难以抵挡其诱惑。巧克力起源于南美洲,传到中美洲后成了阿兹提克人心目中“众神的食物”,现在则成了全世界的“爱情魔药”。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巧克力还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成份。 走出南美洲 巧克力的原料是可可树的种子(通称为可可豆)。可可树是梧桐科的乔木,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西北部地区。学者推测早期当地原住民只把可可树的果实当成水果,吃其果肉而将种子可可豆抛弃。 后来可可树传到中美洲南部,马雅人开始种植。美国康乃尔大学人类学教授韩德森(John Henderson)发现, 在中美洲宏都拉斯出土的一批 […]

Patrick Tam :浅谈咖啡之咖啡因

救命之“因” “车厘子很甜呢!谁放在这里?再不认领就要收归『国有』了!”店子打烊后,同事习惯在吧枱上开餐。眼前这篮车厘子呈深红色,有如熟透了的咖啡果。我边说着,边尝试以牙刮掉果胶层,准备解释咖啡的各种处理法。 “这是今天有客人送给我的,大家一起吃吧。”回答的同事,平时谈吐结结巴巴,很容易面红。不知怎地,今天的他,散发自豪。我于是开玩笑道:“怎么了,你以车厘子作比喻,成功令客人明白咖啡是果核,所以他便以这一篮子来嘉许大家?”那知他续道:“那是懂得喝精品咖啡的熟客。昨天晚上,我们救了他一命。” “什么?”我差点连果核也吞掉。作为店主,店内发生了大事而不知晓,实在难辞其咎。当我正想发作时,另一位同事 […]

管建中:日晒?水洗?蜜处理?你们在聊咖啡豆处理时到底聊的是什么?

1、咖啡果实自外至内可分六层,分别是外皮、果肉、胶质、羊皮纸、银皮、种子。不同处理法的差别,在于去除豆外包裹层方法的不同; 2、干式处理法 3、任何一层都不去除,直接把整豆拿去干燥,以阳光曝晒为主(有时以干燥机辅助),俗称日晒法; 4、湿式处理法 5、先去除外皮、果肉,再借助发酵消除胶质的黏性,然后以水把果胶冲洗掉,再拿去干燥。干燥过程通常利用日晒,有时也会使用干燥机,此法俗称水洗法; 6、半干式处理法,可分两类: 7、(A)去皮日晒法 8、去除外果皮、果肉及大部分胶质,不经过发酵,连同残留的胶质拿去干燥,此法俗称半水洗法; 9、(B)蜜处理法 10、去除外果皮、果肉但刻意保留部分胶质,以较缓 […]

管建中:什么是有机咖啡?它是否比较安全,比较美味?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问这种问题的人,未必对“什么是有机咖啡?”感兴趣,他们真正关心的,其实是“有机咖啡是否比较安全,比较美味?”,所以我想广泛地谈谈有机咖啡。 有机咖啡,是以有机农法所生产的咖啡。要弄清楚有机咖啡,得先认识有机农法(organic farming),这个起源于1924年的概念。 1924年,一群关心农业发展前途的农民,求助于当时在德国享有盛名的Rudolf Steiner博士;Steiner随后发表一系列有关农业之生态与永续(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agriculture)的演讲,提倡以不使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方式,增加土壤肥 […]

Patrick Tam:台湾咖啡随笔

一、中都咖啡总鉴 上一次接触台湾咖啡是2015年初,印象并不深刻。因为我知道就算好喝也买不到。 想不到一枝笔,把我跟这个对很多香港人来说是咖啡启蒙的地方再一次联系。上一次去,是咖啡馆猎奇,而今次,则是去为当地生产者尽绵力。 出席各式国际生豆评审活动不觉多年:跟陌生人同房、以冷水洗澡、食不知味、舟车劳顿、很多不同的待遇也试过。台湾这趟规格很高,反映主办方及当地政府对咖啡生产的重视和决心。他们邀请了来自中章投苗等地区咖啡参加,当中不少是星级咖啡农与及曾获奖者。 官方海报设计以水墨画描绘接力赛健儿的形象,去表达咖啡也是“种子到杯中”环环相扣的一场接力。甫一扺达比赛场地、依山而建的民宿“山沐斯达”,便 […]

Patrick Tam:咖啡发烧友

吧枱里面出现了一位客人。 “用竹!不可用木!对,用腕力画十字!快转。不不,千万别造成漩涡!见到金黄色的泡沫层吗?偷偷告诉你,我已分析过网上几百条片段,冠军的致胜之道,就是泡要厚!让它浮着,别接触到水唷,否则做出来会很苦的……” 小店的特色,是客人可随便穿上围裙一展身手。今天技痒的,是一位本地资深咖啡发烧友。宅男深闺看日本动漫,他则沉醉于咖啡。他钻研咖啡时,宅男二字恐怕尚未面世,更何况是只出现了年多的本地精品咖啡运动。 “人人都怕细粉,又嫌小飞马台湾造。让我给你调调的话,它可是能跟日本机各有千秋的!上讨论区扒文啦,此话题已封存很久,你真慢!” 在众人的笑声中,我想起自己当初很多咖啡知识,也是从网 […]

开一家人们会找上门的咖啡馆 你做对了吗?

如果遇到经营咖啡馆没多久就败下阵来的人,我一定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店里的招牌咖啡是什么?”其中十之八九会这样回答:“我没有所谓的招牌咖啡。”偶尔有人会回答说他有招牌咖啡,但是仔细探究他的答案,那并不是代表那家店的招牌咖啡,只不过是所有咖啡品项的其中之一而已。 生意不佳的咖啡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常他们会用难以阅读的字体在菜单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各式各样的品项,其中除了咖啡品项之外,还有新鲜果汁、三明治、冰淇淋、饼干,甚至连粥品都有。虽然他们可能认为菜单上品项繁多的话,就可以招揽喜好变化多端的客人,但是这只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现实世界可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简单。 简化菜单,降低价格 去过那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