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爱好者说

姜建强:在咖啡之神与咖啡之鬼之间

一 当有一天,你想起一个人,再想起你与这个人在雨夜一起喝过咖啡。那你就知道,孤独是什么味道。 亮光从窗口射进。照射到的壁墙,用褐色涂上,显得黑;照射不到的壁墙,显得暗。黑与暗的交错,酝酿出幽玄的氛围。而幽玄这个色彩理论被运用得极限化,莫过于日本的咖啡店了。如同西红柿是雨夜中唯一的红一点,日本女人涂上的红唇,与杯缘收薄的亮白瓷器咖啡杯相触碰,而穿过红唇的黑咖啡,则把这个红给颠覆了。 对了。这就如同西洋画很少画出浴后的女子,而日本画则倾心出浴女子的“清爽媚态”。出浴后的女子总能让人联想起不久之前的裸体。而亮白的瓷器咖啡杯上的红唇印,也总让人联想起刚完不久的情事。这里“清爽媚态”给与的是一个黯然和乖 […]

邢军:早期上海电影中的咖啡文化与Party社交

对20世纪初的上海人而言,电影这一新兴艺术本来就是舶来品,是上海开埠后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而被带到眼前的新兴文化娱乐方式。对上海人而言,影戏同西方人所带来的电灯、电话等新奇的玩意儿一样,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刺激的,等待他们去尝试、接受的一种现代体验。 从第一次放映“西洋影戏”开始,“西洋”这个关键词就没有再离开过上海电影业。它或明或暗、或显或隐地在上海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中发挥着能量与影响。诸多电影人在创作过程中,仍旧以西方影片为学习的榜样,研究其技术摄法、学习其叙事技巧。即使是被认为“受到民族艺术的熏陶,民族文化心理的濡染,传统审美定势的影响”的伦理情节剧模式也吸取了大量的好莱坞叙事经验。此外 […]

茶与咖啡:试比较中西思维方式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特定区域和民族的人们会根据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凝聚成认知和习惯,并形成特殊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种特定文化主体固定了的思维习性的基本状态,包括思维结构、价值取向、认知属性、审美情趣等,它是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一部分,也是最为稳定的一部分,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在这种稳定状态下,以惯用思维模式进行思维并行为。思维方式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比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尤其体现在哲学、语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思维文化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深入研究具体的文化现象,就需要深入研究文 […]

茶与咖啡:初探中西文化差异

茶与咖啡的起源 关于茶的起源,说法其多,争议未定,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等等。茶以文化形式出现,则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 《神农本草经》记载关于茶的一些相关知识。据说“茶”的名字的由来跟神农氏有关。传说神农氏能把吃进自个儿肚子里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就如同透过玻璃柜看里面所展示的物品一样,由于他尝遍百草,所以自然能够通过观察肚子里食物的情况来判断某种食物是否对于身体有害。这大概也是他多次中毒都能幸免的原因吧。在他吃了这种叶子之后,发现只要这叶子在肚子里流过的地方,都能清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神奇的植物叫做“擦”,也就是后来我们称之为“茶”的东西。 中国饮茶文化始于西汉, […]

林勉一:我的咖啡时光

我第一次饮咖啡,是小学时母亲有朋友送她一大包越南咖啡。她煮了一大瓶放了在雪柜,于是我在她不在家的时候每次喝一点点,如是者喝了几天咖啡。那时可能因为喝得少,所以没什么异样。 到了中学,有时候午后的连堂,真的很难不打瞌睡。有时有不想睡的堂,为了提神,会在小食部买校工冲的纸杯咖啡。中学时的身体比较敏感,喝一小杯咖啡,已经像吃了ADHD药那样进入无限专注和充满精神的状态。年轻就是好,一小杯咖啡已经有反应,不像现在那样,doubleshot也未有反应。喝咖啡如是,看爱情动作片也是如此。 中学时喝一次咖啡,大约可上电两三小时,到了放学之后便感觉虚脱一样,可能因为提神就像借钱,借钱梗要还。 我读中学的时候, […]

马克·米奥多尼克:提神醒脑的茶与咖啡

“先生,你需要茶还是咖啡?”机舱乘务员沿着过道推着小车问。机舱中大多数遮光板都已经降下,但是还有几扇未曾挡住的窗户,不时透过几道光柱打破昏暗,露出窗外令人不安的太阳。这段旅程长达11个小时,我们已经飞行了6个小时,乘客们都昏昏欲睡,乘务员看起来也很疲惫。 我喜欢咖啡,事实上,我沉迷于咖啡,不过我爱的是黑咖啡。我把它当成兴奋剂,而不是为了提神。在4万英尺的高空,我不想被刺激。另一方面,一个生手泡出来的茶,会比糟糕的咖啡更难喝。为什么会这样?我思考着这个问题,而乘务员正看着我,满是无聊和不耐烦。 “咖啡还是茶?”他再次问道。 我瞥了一眼邻座放在托盘上的饮料。那是装在塑料杯中的咖啡,杯子的把手很小, […]

张箭: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

咖啡,与茶、可可并称为当世三大饮料,为全世界约1/3的人口所饮用,其消耗量已仅次于茶。饮用咖啡在欧美国家很普遍、流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也渐趋流行。但在中国学术界,还未见过从农业史、风俗史角度研究咖啡的论文和专著;也未见过在哪本农史书、历史地理书、饮食史书中有关于咖啡的一章、一节或一目。 鉴于此,本文探讨咖啡的起源、发展、食用、传播、入华和饮料文化等问题,以便抛砖引玉,开展和促进相关的研究,适应今天的形势。 一、咖啡的起源 咖啡树和咖啡食用的起源地公认在非洲,其具体地区说法不一,但多数人认为在东非的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关于咖啡起源的时间则莫衷一是。 在咖啡的发现、起源和利用史上,有一个神奇 […]

柯裕棻:台北的咖啡馆

近十年台北流行咖啡馆,几年之间,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到处躲着令人惊艳的小空间,像这个城里吉光片羽的良善的那一面。特别是台大和东区两个商圈附近的小巷子,“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从外面看进去,咖啡馆总像是一个自足完满的小世界,暖黄的灯光烘焙着梦也似的氛围,与外头的春寒暑热或秋风冬雨没有关系。嵌顶式的投射灯圈圈儿的光晕打在墙上,仿佛酝酿着什么闪耀而且清醒的念头,但是也难讲,座客手中的纸卷烟迷离地飘过光束,骨子里依旧是一缕不安定的灵魂。 即使如海明威那样的硬汉,也对光线和声音十分敏感,他认为一个安静明亮的场所可以使心灵安歇,使人沉静。然而这样的咖啡馆实在难得,欲营造既理智又闲散的气息,则咖啡馆不能太吵 […]

烟草政治史

20 世纪期间,吸烟致死人数估计过亿。禁烟渐成世界潮流,烟民往往以反政治化为抗辩理由。不过正如美国维珍尼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Sarah Milov 著作 The Cigarette: A Political History 以美国为例所示,由烟草的普及到行业的运作几乎无一不涉政治。 20 世纪之初,美国烟草公司(American Tobacco Company)垄断市场,长年引起南部农夫不满,公司后来因反垄断法解体成多间企业,但情况并无实质改善。伪竞争下,买家以拍卖形式垄断市场,价格时刻变动,烟草农毫无议价力,黑箱交易时有发生。南部农夫于是群起抵制,组织协会抽起烟草不卖,直至获得合理价格为止。 […]

王华容:加盐的咖啡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于2013年1月18日 他是一位很普通的男生,当公司活动结束之后,他第一次邀请这位女孩去喝咖啡。女孩很吃惊,然而碍于同事之间的礼貌,只有勉强答应了。当俩人坐在咖啡厅里时,气氛有点尴尬,没有什么话题可讲。这时女孩心想这个不是很美妙的约会,最好赶快结束。但是当服务小姐把咖啡端上来的时候,男生却突然说了:“小姐!麻烦你拿点盐过来好吗?我喝咖啡习惯放点盐。”当时大家都愣住了!并将目光集中到这位男生的身上,这时他的脸也红了。当小姐把盐拿过来之后,他倒了一点在咖啡杯中慢慢地喝着。敏感细心的女孩不免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咖啡中要加盐呢?”男生沉默了一会就回答了:“小时候我家很穷住在海边,我在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