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爱好者说

在波尔图野营营地里遇到一家闷人的咖啡馆

没有想象到,最闷的咖啡馆是在波尔图浅蓝色海边的野营营地里找到的。靠海的山崖上,一栋褐色的木头平房,就是营地的咖啡馆,没有名字,上面简单地写着“咖啡”。 黄昏时候,里面的蒸汽机哧哧地响着,酒保无聊地翻着眼睛,站在一大排低度酒前面,没什么表情。店堂里亮着灯,因为天不太黑,所以灯就不那么亮,很懈怠的样子。有一个中年男子坐在灯下翻报纸,哗,翻过了一张,过十分钟左右,哗,又翻过了一张。他穿着家常轻松的衣服,无领汗衫,沙滩短裤和厚厚的拖鞋,整个人是松的,松懈和无趣。他无名指上的婚戒,在翻动报纸时会发出光来。看着他,猜想到平日这人在办公室里,大约也算是富有经验的中年骨干,精通专业,遇事雷厉风行的样子,打着小 […]

不好意思,我拿咖啡当开水喝,你没什么意见吧?

喝咖啡是为了情调、为了口感、为了提神、还是为了熬夜? 对我这种不大懂得情调,也不重视口感的人,咖啡对我的最大效用就是提神醒脑,正是熬夜的最佳圣品。 本来我是很少喝咖啡的人,还曾颇为沾沾自喜自己的“爱用国货”,只喝本地茶叶、不喝进口咖啡。不过,今年甫自学校毕业,来到某高职担任实习教师后,我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终究是晚节不保,变成一个“一日无咖啡,就面目可憎”的人。实在是因为这里的同事很喜欢煮咖啡(真的煮得很不错哩),办公室经常都弥漫着咖啡香味,久而久之,我也就禁不住咖啡香味的诱惑,跟着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一天不喝咖啡,就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很没精神,当然是面目可憎了。 最近因为事多心烦,导致睡眠不足 […]

消失的咖啡馆和我的生活

每到邮局都会看见对街这家咖啡馆,虽然从没进去喝杯咖啡,依然会情不自禁多看一眼;造型有别于一般店家,座落在街道交叉口的建筑独特,拱型长窗搭着轻薄的纱帘,从屋外看进去的感觉非常浪漫。 咖啡馆外围绕着绿意,临着的街道一端是属于车辆出入较少的巷弄,路边连接着木板垫高的庭院造景和户外咖啡座,每逢夜晚经过这里,咖啡座透出柔美灯光和幽静巷道呼应,会让我想起梵谷的那幅美丽名画“夜晚露天咖啡座”,让我的眼睛直发亮呢! 去年某日到邮局办完事情,我站在邮局旁的骑楼下,终于将独特的咖啡馆画了下来;其实当下只用黑笔简单画出“轮廓线稿”,淡彩部份回家后再凭记忆上色。“生活速写”对我而言就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纪录,先用眼睛仔细 […]

日本的长崎港以及异人咖啡馆

像日本其他的地方一样,即使是咖啡馆,它也同样井井有条,整洁如仪。褐色的桌椅和褐色的护壁板,椅背上有柔软而简明的曲线,像通常欧洲咖啡馆里会有的椅子一样。在适当的地方装饰着画了荷兰帆船与风车的木头鞋和紫色的玻璃花瓶,还有陶瓷做的烟缸,是夸张得很可爱的欧洲大鼻子男人,穿着红棕色的传教士长袍。    长崎是日本最早向西方开放的港口,最早踏进这个蓝色港湾的,是两个荷兰传教士。他们带来了一座白色的小教堂,制作玻璃的工艺,还有咖啡。现在,在长崎这样不像大城市那样西化的地方,有着日本天主教徒几百年中与日本传统苦苦相争的历史,现在化为一个小博物馆。在那里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佛像,在它们的笑脸背面刻着十字架,还有散落 […]

《我的蛋男情人》导演自述:写剧本,是一个人面对电脑与咖啡的漫长孤独旅程

想起来,我的生活中不管什么时候,几乎总是有一杯咖啡在那里。 每天早上的固定仪式,睡眼惺忪下床,走进厨房烧水,等水开的时候随兴挑一款豆子,舀出固定分量倒进玩具般的手摇磨豆机,香气从迸裂的咖啡豆漫进鼻腔,脑袋也跟着缓缓清醒。慢慢冲好一杯咖啡,坐下来一边喝一边在脑中整理今天的工作内容,喝完这杯晨间咖啡,我的一天才算开始。 接下来的一整天便是由一杯又一杯咖啡组成,每杯咖啡伴随着不同的情境与目的,或是一场会议,或是与某人的相聚,或者像这样停下来喘口气,一个人的安静咖啡时光。 过去一整年几乎都在忙《我的蛋男情人》这部电影。历经半年的前制筹备,台湾的拍摄完成后接着去瑞典与冰岛继续拍,由于上档日期已经排定,影 […]

马德里和希洪咖啡馆

午饭以后的一段时间,走在马德里起起伏伏的老城马路上,就看到家家店铺关门,户户人家的木头百页窗哗哗地降下来遮住大窗子,这才知道,原来中午西班牙人要有这样正式的午休,很快地,街上就只有太阳散步了。要是不见了眉飞色舞晃着肩膀的西班牙人走在街道上,没有了那些用多明戈的声调叫卖彩票的声音,也没有了那些男人色迷迷的眼风在露天咖啡座里乱飞,西班牙的太阳会很荒凉很悲壮。 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下午5点。空无一人的各色店铺又开始哗哗地拉开卷帘,咖啡馆那些皮肤黝黑的摩尔人混血儿乒乓地将翻在桌上的圆椅子放下来,酒保也将坚实的玻璃杯子在吧台上跺得乱响,家家的绿色百页窗都敞开来,里面的人好像与街上所有的人都认识一样,朝下 […]

巴黎的“两个丑八怪”咖啡馆及萨特的照片

“两个丑八怪”坐落在圣日耳曼小广场边上,在成千上万家巴黎咖啡馆里,它上了各语种的巴黎导游书,因为它是塞纳河左岸出了名的作家咖啡馆,甚至巴黎文学圈还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文学奖,也叫“两个丑八怪”。 其实那“两个丑八怪”,却是店堂里的两个木头人雕像,两个尖嘴猴腮的人,穿了中国清朝的衣服,留了奸诈的八字胡。 从前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常常去那里会朋友、读书、高谈阔论和写作,没有成名的天才在这里把自己最重要的成名作三文不值两文地卖给出版商。没有钱住好房子的人,一早就来到这里,帮酒保一起放下昨夜翻起在咖啡桌上的椅子,然后买一杯牛奶咖啡就开始写作,省了暖气的钱,就像海明威在1921年到1926年在圣日尔曼广场的咖 […]

喝杯咖啡就像在夜晚做白日梦 这个标题离文青味差十几条街

夜幕降临的时候,喧闹的都市在夜色的亲抚下,终于渐渐宁静如婴儿般地沉睡了。我站在高楼的阳台上,环视四周,高高低低的万家灯火似星光灿烂。我想象着那一扇扇窗户背后的故事,是欢乐的抑或是悲情的。然后我数着一扇扇窗户里的灯光灭掉,只残存路灯的昏黄。 在这个夜晚,我像一个幽灵一样,在黢黑的家中悄无声息地穿行。我是自由的,在女儿熟睡之后,在丈夫夜归之前,我是自由的。我的思想可以随意释放,我的行为也可以恣肆放纵。我不再是妻子或母亲或者其他别的角色,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女人,一个纯粹的都市女人。夜已深了,女人自由了。灯已灭了,女人要为自己活了。 当男人在夜色掩护下觥筹交错,沉醉糜烂之时,我也是个享受夜色的物质女人, […]

[咖啡都理解]《遗愿清单》拿喝咖啡来隐喻人生 我们还有什么是不需要咖啡来理解的呢?

咖啡都理解:由杰克·尼科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两大戏骨联袂出演的《遗愿清单》,讲述了一段向死而生的故事,片中,有大段关于咖啡和猫屎咖啡的闲谈,轻松愉悦之中,尽诉人生悲欢。小编很是认真的看了两遍,摘选了几个镜头奉上,不仅仅是刷存在感,更是真的真的真的相信:“无论什么,咖啡都理解”。我也得诚实的说明下,与电影中的顺序不同,小编有特别调整哦。 (如果你想亲自看完这部电影,请戳这里吧) 编辑:Alice

因为咖啡香 一段友情徐徐越过20余年

曾经,我是不喝咖啡的。那时候台湾的“咖啡文化”还没启蒙,大街小巷少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咖啡馆、更没有超商普及的平价咖啡;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相对当年生活水平算是昂贵消费。 当时小姑久居美国,偶尔回台会特别带上2瓶罐装的“即溶咖啡”送给我们。先生年轻时就喜欢喝咖啡,每回在家冲上一杯,咖啡香气顿时在狭小的客厅里飘散开来……久久不散!我虽然乐于闻香却没勇气喝,曾经尝试的喝了一杯,却让我心悸、甚至失眠,从此我再也不想要喝咖啡了。 没想到后来的我喜欢喝咖啡、甚而爱上咖啡馆,是因为“你的友谊”传送了奇妙的咖啡香给我,让我一向视为畏途的“咖啡因”,竟然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如今差不多20多年了,我每天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