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user

理性时代的咖啡(五):创新与思考

西欧的第一家咖啡馆并不是开在繁华的商业区,而是开在大学城牛津。这家咖啡馆是1650年一个叫雅各布的黎巴嫩人开设的,比帕卡·罗西开设的第一家伦敦咖啡馆早两年。虽然咖啡与学术的联系早已被现代人视作是理所应当——在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的间歇时间里,人们饮用的通常都是咖啡——但在最初,这种联系是颇具争议的。在牛津,当咖啡开始风靡,咖啡馆开始增多的时候,牛津大学的校方却极力遏制它们的传播,因为他们担心咖啡馆会让学生们变得懒散、懈怠,不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当时,许多人都斥责人们对咖啡的热情,当时的编年史作者安东尼·伍德就是其中之一。他自问自答:“为什么学问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现在很少有大学生愿意研究它们了呢? […]

喝咖啡坚持加奶 配深焙的浓咖啡最佳

喝咖啡不加奶,才能品尝出咖啡的原味,但若坚持要加奶,可搭配深焙的浓咖啡,且属微酸的口感,咖啡的原始风味比较不会跑掉。 资深的咖啡爱好者表示,喝纯咖啡最好,若加奶会冲淡咖啡的味道,喝不出原始风味;除了喜欢加奶,又想喝出咖啡的原始风味,可以喝浓一点又微酸的咖啡之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加糖会提高咖啡的酸味。 目前,市面上最受欢迎,占消费市场比例最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种,多少都有酸味,但浅焙、深焙的酸度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当有人说要喝到咖啡的绿原酸,就烘焙得很浅。 咖啡烘焙的时间短,内含的水份还没有完全烘干,组织内的碳化不完全,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就比较酸。 咖啡豆的品质、烘焙的技术、份量、操作的技巧,都 […]

从伊斯坦堡、那不勒斯到伦敦:当咖啡遇见城市

以“入境随俗”这句成语形容咖啡,真是再适合不过了。在意大利的咖啡厅吧台边等待服务时,很少听到一模一样的点餐内容。因此想像一下,如果换个国家会是什么情形:不同文化势必会造就不同的味道、香气和体验。 自咖啡问世以来,人们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饮用咖啡,这些方法后来又传到世界各地,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咖啡已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饮料,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带动了货运与船运公司、咖啡农和通晓咖啡的品尝师兴起,也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及集体认同。冲煮咖啡已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可循,而这套仪式又随着地方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对意大利人来说,喝咖啡几乎已具有神圣的地位。 美国是咖啡的最大消费国,在全球的市占率达16%,其 […]

土豆、鸡蛋与咖啡豆:你是哪一种?

从前,女儿向父亲抱怨道,她的人生苦不堪言,她不知道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她厌倦了一直奋斗挣扎。仿佛解决了一个问题,立刻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 做厨师的父亲把她带到厨房里。他分别往三口锅里添上了水,并放到高火上煮。当三口锅里的水沸腾的时候,他把土豆放到一口锅里,把鸡蛋放到第二口锅里,最后把研磨过的咖啡豆放到第三口锅里。 然后他把它们放好,继续在沸水中煮,一句话都不跟女儿说。女儿抱怨着,不耐烦地等待着,想知道他在做什么。 二十分钟后,他关掉炉灶,从锅里拿出土豆,放进一个碗里;拿出鸡蛋,也放进一个碗里。 然后,他用勺子盛出咖啡,放进一个杯子里。他转向女儿,问道,“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土豆、鸡蛋和咖啡 […]

理性时代的咖啡(四):咖啡驱动的网络

如果你是个追求智慧与欢乐的人,如果你喜欢打探新闻,就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样——就像荷兰人、丹麦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一样,那我向你推荐一个去处,那里的新闻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去咖啡馆里倾听吧——那里的消息句句属实……上至君主大事,下到老鼠轶闻,古今多少事,皆在咖啡馆。——托马斯·乔丹《来自咖啡馆的新闻》(1667) 最新的贸易要闻,商品的价格浮动,政坛的风吹草动,新近的科学动态,乃至人们对一本新书的评价——如果一个17世纪的商人想要了解以上讯息,那么只需走进咖啡馆,便可知晓天下事。在这里,可以读到最新的时事新闻,与其他顾客闲聊,与商业伙伴洽谈生意,或加入大家的讨论,闲话文学政治;而享受这一切,只 […]

这家咖啡厅并没有因为谋杀案生意下滑 反而更加兴隆……

印尼首都雅加达咖啡厅“奥利维亚”(Olivier)日前发生一起震惊社会的谋杀案,被害者疑似被友人在咖啡中下毒,喝了一口觉得难喝,随即口吐白沫倒地死亡。 雅加达警方随后逮捕涉嫌下毒的被害者友人洁西卡(Jessica Kumala Wongso),经侦讯后,检方将她以谋杀罪名起诉,求处20年有期徒刑。 不过,这家咖啡厅并没有因为谋杀案而生意下滑,反而更加兴隆。 印尼多家媒体报导,每天都有大批客人前来这家咖啡厅,还指定要喝同款冰咖啡、坐在谋杀案当事者待过的相同座位。 记者今天实地走访这家咖啡厅,典雅时尚的装潢和精致讲究的餐饮,让许多消费者络绎不绝前来这里消费。 在雅加达担任记者的艾莉塔(Elitha […]

韩咖啡师神技 蒙克《呐喊》成咖啡拉花 1杯不到60元

南韩首尔“Cafe C. Through”咖啡厅的咖啡师李江彬,善用画笔和彩色糖浆在咖啡上作画,连梵谷的《星夜》、蒙克的《呐喊》等世界名画都难不倒他。 26岁的李江彬在首尔市中心开设咖啡室,他用极小的笔刷和匙羹一笔一画,在绵密奶泡上用食用色素,重现《星夜》和蒙克的《呐喊》,整个作画过程花15分钟,收费1万韩元(约59元人民币)。 他说:“自从我把《星夜》画在咖啡上,看起来很特别,之后就很多人点(这种咖啡)。”他还说:“客人也会叫我画他们喜欢的画作。” 李江彬经常把“拉花作品”的照片和影片上传到Instagram,吸引了16万粉丝关注他,不过他表示,他从未学过画画。 来源:路透社

尼加拉瓜咖啡出口成长 总值接近3亿美金

尼加拉瓜出口交易中心(Cetrex)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底,尼加拉瓜咖啡出口与上个年度同期相比,在量的方面成长了12.5%,在值的方面成长14.87%。 Cetrex表示,2016-2017收成年度(去年10月1日开始)截至今年5月31日,尼加拉瓜的咖啡出口总值已达到2亿9588万美元,比上个年度同期的2亿5756万美元,增加3832万美元。 根据Cetrex的数据,在上述期间,国际咖啡价格平均上涨了4.5%,从上一年度的每公担156.07美元,提升至163.1美元。 尼加拉瓜咖啡出口业者和官方均预估这个收成年度(9月31日结束),尼国咖啡出口总量可以达到250万公担,总值可望达到3亿 […]

花50美元跟老鼠共进早餐 旧金山玩起了“老鼠咖啡馆”

外媒报道,一家在7月1日开幕的咖啡馆是家“快闪店”,其员工因为咖啡馆位于主题公园“旧金山地牢”内,联想到20世纪初期当地爆发黑死病的历史,于是决定推出与老鼠共进早餐的项目。 “老鼠咖啡馆”门票售价50美元,至今已有数十名客人掏腰包与6到8只老鼠互动并享用早餐。咖啡馆表示,它们未来可能会策划类似的活动。 “旧金山地牢”发言人里夫斯说,本月1日和8日的活动门票在一小时内就销售一空。她说:“这些老鼠真的很可爱。买票入场的民众,我认为他们已打定主意要爱上这些老鼠,不会感到太害怕。” 来源:中新社

理性时代的咖啡(三):咖啡帝国

18世纪之前,阿拉伯半岛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咖啡供应地。 正如一位波斯作家所说:“在麦加城的周边地区,咖啡丰收了。人们先将咖啡豆运往吉达港,再由吉达港运往苏伊士,最后用骆驼运至亚历山大。法国商人和威尼斯商人大多从亚历山大进货。但有时他们也搭荷兰人的船走水路直接从麦加进货。 随着人们对咖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欧洲人开始担心自己会过于依赖进口产品,于是他们开始着手自己生产咖啡。阿拉伯人自然不愿意别人跟他们抢生意,于是想方设法地阻止欧洲人生产咖啡。在咖啡豆装船以前,阿拉伯人先将咖啡豆烘熟,以防止欧洲人将它们作为种子栽培新的植株;阿拉伯人还严禁外国人进入咖啡产区。” 首先打破阿拉伯垄断的是荷兰人。17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