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爱好者说

[小说]咖啡谜之十四:喜欢之谜

柴井康离开后,程依香知道他有女友了,他不会来电话的。事实上的确没有,这一切都在预期中,只是她的心就是不满意,更令她生气的是她也不知道自己想怎样?她去赤岛才到门口就转身离开了。最后,她去了船吧。 “你的病好了吗?”程依香问老巴。 “唉,老毛病了没什么好不好的。”老巴的脚略为一跛一跛地。 闲聊了一阵子后,程依香忍不住还是问了:“你跟柴井康很熟吗?” “说熟也行,说不熟也行。”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嗯,大约十年前吧,他来学烘焙,我还挺喜欢他的。” “那时候他就在找咖啡谜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 “你不是知道,他为了结婚才找咖啡谜的吗?” “哦,那不是他告诉我的,是他女友告诉我的。” “他女 […]

云南咖啡的尴尬时刻:种一斤咖啡豆买不回一杯咖啡

在大都市里,几十元一杯的咖啡稀松常见。但是,在我国咖啡主产区云南省,咖啡豆的收购报价是15元一公斤左右。云南省咖啡协会公布的数字是,2015~2016年采收季,企业从咖农手中收购的一公斤咖啡豆均价在13元~14元之间,市场贸易价维持在16元左右。 云南咖啡产量占全国的99%,可是咖农一公斤咖啡豆的收入却换不来一杯咖啡。云南咖啡是全省第二大创汇农产品,但高产优质种植基地还不多,相当数量基础设施薄弱,受此制约,处于低产低效的境地。而加工、营销过程更是“短板”,使得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 中国咖啡的世界地位取决于云南 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博士陈振佳表示,截至2016年初,中国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 […]

Andy Tsai:去年与蓝瓶子咖啡差点结婚的Tartine Bakery现在正在干什么?

旧金山在2016年年底的大事之一是城里多年来被视为面包甜点界“蓝宝坚尼”的Tartine Bakery夫妻档Chad Robertson和Elisabeth Prueitt终于有了新作。筹备多时,被视为Tartine Bakery“续集”的Tartine Manufactory终于在8月正式开门。这对夫妻一个作面包,一个作甜点,从2002年以来把Mission区那家小小的店面作成全世界游客来旧金山的必访朝圣地,主宰纵横旧金山的面包甜点界十余年。他们虽然一再有在东京布局的打算,却在旧金山很久没有新作。所以这家Tartine Manufactory打从筹备期间就备受瞩目。 Tartine Manu […]

[小说]咖啡谜之十三:老巴中风

十月底,秋意正浓正好睡。程依香的日子渐渐恢复平静。睡梦中她发现自己从一只牛上面摔下来!牛铃又响了!“谁啊?”程依香心想:钟少蔓?“啊,惨了!一个月没交曲子!”她打开门不是钟少蔓,而是她好不容易淡忘的柴井康。 “嗨!早!我来看看妳在不在?”柴井康轻松地说。 程依香把门关起来,一时脑袋空白。好一会儿她才说:“等我一下。”她进去换衣服。柴井康也不吵她,就在院子里走走。等到程依香出来时,他说:“妳的院子有点乱。” “不是有点,是很乱。”程依香心思不宁地说。 “不过,那棵树很漂亮。” “哦,当然。我就是因为那两棵树才爱上这里的。” “两棵?” “嗯,”程依香走到树的另一面,对柴井康招手说:“你过来看。” […]

[小说]咖啡谜之十二:中秋节之约

中秋节还有多久?二个礼拜。 程依香终于决定打扫她的窝了。但怪事却一件一件发生,她拿着垃圾袋一小时后,才丢一张广告单。她蹲厕所,常蹲到脚麻。她在牛铃下一坐,天就黑了。程依香觉得很不可思议,柴井康让她非常期待,但这种期待跟吧台爱情不一样。她现在才发现,原来吧台爱情的好处是:吧台不会跑掉,咖啡馆的老板永远都在。那些老板都是她选择过,保证永远站台的情人,很安全。不但安全,她还占优势,她想见就去见,他们想见她,还不一定见得到。而且老实说,咖啡馆老板不会得罪她,因为她有付钱,再怎么说还是客人。但现在她却成了那个跑不掉的人。柴井康什么时候要来?会不会来?就像一个无法预期的客人。她忍不住想:“柴井康是谁?他是 […]

如何评价一杯咖啡的风味?以肯亚为例

一日之计在于,以咖啡唤醒体内的晨光。初夏时节,中浅焙的肯亚AA自然成了首选――浓郁清香撩起嗅觉,丰富果酸同舌尖调情,交缠着唾液入喉,甜感升起,你看人间如许明亮,躁动的暑热被摒在玻璃窗外。 犹记得第一回品尝肯亚,咖啡师向我介绍,是带有“黑莓”感觉的豆子,见我一脸狐疑,他又向我补充,也有人喝到了“乌梅”的味道。我更狐疑了,到底是黑莓还是乌梅? 上网查了这款咖啡的风味描述:除了黑莓、乌梅,还有葡萄、柑橘、青苹果乃至太妃糖、仙楂饼、烤杏仁……林林总总,若是蛋糕品项,足以在冰柜列队了。文学课堂上从事比喻练习时,老师谆谆告诫,不宜同时调度太多词汇形容一个对象,用语愈多愈失焦,那泄漏你对每个词汇都没有信心。 […]

[小说]咖啡谜之十一:信任的咖啡

柴井康把车停在北城停车场,程依香带他走了三条街,指着街口说:“就在那里。”柴井康瞧过去,招牌写着:“咖啡引。” 程依香拍拍柴井康的肩膀说:“祝你好运。”说完,转身走了。 柴井康叫住她,“喂,妳不进去?” “嗯,你只要我带你去我去的咖啡馆,没说我一定要进去吧?” “但说好了我请妳喝咖啡的。” “妳可以晚点再请我吃饭。好吗?” “妳真的不进去?” “跟你说,像这样的咖啡馆有一个游戏规则,只能一个人进去。” “谁规定的?” “我。” “那妳要去哪?” “我得去一趟……医院。” 柴井康进了咖啡引。但程依香没去医院。她晃啊晃地,晃进了船吧。一个小时后,程依香的手机响起,她接起来,“喂……” “小姐,妳耍 […]

一个咖啡爱好者的咖啡饮史:从八岁的胡子大叔咖啡开始

至今四十二岁的生命中,我的咖啡饮史大约占了三十四年。小时候,家里开设杂货店,饮料区最吸引我的不是养乐多、金苹果这些小孩子的玩意儿,而是一个戴着帽子、胡须丰盈的外国大叔当招牌的罐装咖啡。 家里的杂货店位于当时还没开发的台北县树林镇,客群中有许多是工人家庭,而最受工人们欢迎的饮品就是芦笋汁、咖啡,以及B牌提神饮料。某天,一位常来家里串门子的工人叔叔买完提神饮料和咖啡后,便坐下来与爸爸聊天,他叫我拿两个杯子,将两种饮料调合倒入杯中,一杯推给爸爸,一杯自己喝了起来。叔叔见我好奇,把还盛着约三分之一的罐装咖啡推给我,示意我喝。见爸爸没反对,我煞有其事地也拿了一个透明玻璃杯,将咖啡小心翼翼倒入,谨慎品尝这 […]

[小说]咖啡谜之十:咖啡之约

今早,程依香穿了件小橘碎花连身长裙,搭一件白色小外套,她从音乐小屋走下山坡时,回想着昨天的对话…… 昨天有人问她:“妳知道哪里还有像赤岛这样的咖啡馆吗?”怎么会有人这么问路的?程依香边走边笑。 在赤岛咖啡馆时,她就知道他很不一样,但她没说。不过,他说了。“妳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昨天问路的柴井康,把车停好后,下车陪程依香走了一段路。 “特别?呵呵……”程依香心想,终于不是不正常了,“为什么?” “因为妳进那样的咖啡馆。” “为什么进那样的咖啡馆就特别?那你是说你自己也很特别啰。”程依香觉得柴井康有股冷冷的傲气,标准都会人的味道。 柴井康微微一笑,没有否认。但他说:“我是跟踪妳进去的。” “跟踪 […]

我们在存在主义咖啡馆:那些关于自由、哲学家与存在主义的故事

萨特不打算采取哲学家的传统作法,透过伦理算计寻求出路,更遑论当个所谓“电车难题专家”。他引导听众更个人化地思考问题。面对这个抉择是怎么一回事? 沙特(Jean-Paul Sartre)首次察觉到他成为了名人,是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当天他在巴黎的中央会堂(Salle des Centraux)为时代具乐部(Club Maintenant)举行公开演讲会。他和主办机构都低估了他的演讲能吸引多少人慕名到场。售票处陷入暴乱;很多人无法走近购票,干脆无票硬闯进场。在挤挤撞撞中椅子给撞毁了,有几个听众因为场内异常酷热而昏倒了。《时代杂志》(Time)一帧照片配上了这样的图说:“哲学家沙特。女士们如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