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user

宿亮:茶,还是咖啡

   在美国短期培训,住在一户69岁的独居老太太家。刚到时,她特别热情地给我展示整整一抽屉的茶叶和茶包,让我随便挑。我愣了愣问,有咖啡么?    认为亚洲人都喝茶,就好像认为美国人天天吃汉堡,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误会。    房东的误会源于之前在这里居住的日本学生。由于这些日本学生从不喝咖啡,所以她就默认亚洲人大概都喝茶,而且自己也开始喜欢上品尝不同品种的茶。每次去旧金山时,她都会去唐人街一家茶楼买名叫“蓝茶”的昂贵茶叶,用来招待贵客。不明就里,拿过来看了看,原来就是碧螺春。    恰巧有数夜前去东京的照片,拿出来跟老太太分享,顺便解释误会——其实日本人不仅喝咖啡,且咖啡文化还非常有特色,尤其是东 […]

罗马260年咖啡馆面临涨租搬迁危机

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地标名店老希腊咖啡馆,已经有将近260年的历史,而且曾经有许多名人造访,不过现在这家咖啡店,面临租金大涨、被迫搬迁或歇业的危机,业者正在寻求意大利政府协助,希望能允许他们继续在原地经营,别让飘散了数百年的咖啡韵味从此消失。 走进罗马拥有辉煌历史的老希腊咖啡馆,印入眼帘的就是穿着正式的服务生,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甜点,当然还有四个用餐空间所收藏的300多件艺术品,面对法院判决的搬迁命令,业者透过上诉程序,把搬迁令延后到2020年的1月底。 老希腊咖啡馆二代经营者卢卡说:“今天我们已经第三次阻止法律官员进入店内,我们也成功将搬迁令延后到2020年1月29号,但从现在开始我们都会更积极 […]

卡伦·布里克森:走火意外

十二月十九号夜晚,临睡前我走出家门,看看有没有要下雨的意思。我相信高地上很多农夫这时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幸运的年份,有时在圣诞节前后会有几场倾盆大雨,这对那些十月短雨季里开花的咖啡幼苗极有好处。这一晚没有雨的迹象。天空安详,灿烂的星汉静默狂欢。 赤道的星空远比北国热闹,而且因为你常常在夜晚出门,所以更常看到它。在北欧,冬日的夜晚太冷了,你被剥夺了静观星空的快乐;夏天,星星和晴朗的夜空又很难区分开来,因为天空的颜色像紫罗兰一样黯淡。 赤道的夜晚像罗马天主教会一样友善,与之相比,北部的新教教会闲人免进。在高大的罗马天主教堂里,每个人都来来去去,所有事件都在这里上演。在阿拉伯和非洲,正午的阳光能杀 […]

严辉文:咖啡馆造就一代文坛巨擘

村上春树不喜欢学校“这东西”,无独有偶,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说过:“我进大学课堂,好比进监狱牢房”。    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马尔克斯的父母当初指望儿子规规矩矩念完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做个衣食无忧的律师,不料一心想当作家的马尔克斯,却瞒着家人,从大二起就干脆辍学了。    马尔克斯固然是罕见的写作天才,但是永远逃离不了勤奋学习这个规律。与马尔克斯至少从中学起就“不爱上学”这一现象并存的,是他永远保持着不知疲倦饱读名家经典的态势。在中学课堂上,老师们最放纵他的行为莫过于,任凭自幼酷爱文学的他在课堂上看小说,任凭他在校刊上胡说八道。马尔克斯自小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他既是一个不爱上学甚至于难免染上夜不 […]

辜振丰:文化空间的蜕变 从沙龙到咖啡厅

对于欧洲人来说,空间是孕育文化思想的场所,尤其是沙龙和咖啡厅。沙龙是有别于安身立命的住家空间,它对于欧洲文化、艺术、思想的发展贡献是空不可没的。沙龙在上流社会人士的住家里,定期邀请名人互相谈文论艺,并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回顾过去,伊比利半岛在回教徒的统治下,孕育了灿烂文化,伊斯兰诗人在各大城设立沙龙,讨论文化艺术。 到了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义大利半岛继承过去的罗马文化,尤其是佛罗伦斯和其他城市,也有女贵族设立沙龙,如知名的伊莎贝拉,本身还搜集名画家拉菲尔和米开兰基罗的画作。 十七世纪,法国将沙龙文化发挥到极致。这要归功于上流社会和资产阶级的女性。她们定期邀请一些思想家、艺术家、文人来大宅院 […]

给我一杯巴西咖啡

“给我一杯巴西咖啡。”一位充满挑衅语气和表情的男人站在瓦斯炉台前点咖啡。 “很抱歉!我已经很久没有提供巴西和曼特宁咖啡了。”正在煮咖啡的我略抬了头看他一眼,淡淡地答。 “为什么不卖?”口气依然强悍。 “这两种咖啡太普及也被污名化了,所以短时间不供应。” “可是我只喝最浓的巴西咖啡。”巴西咖啡最浓?谁这么说的?! 对待这种客人,其实不需要跟他争辩,但是店里客人挺多的,如果不及时让他闭嘴,他那不正确的讯息会误植在现场的客人心中。 巴西咖啡在1727年从Cayenne, French Guiana(法兰西盖亚那,卡宴)被Francisco de Mello Palheta引进巴西,至今超过290年的 […]

陈年咖啡豆

追求精品豆、著名产区与庄园,俨然已是风潮,至于陈年咖啡豆(Aged bean)对消费者而言,依然是个陌生的名词。 所谓陈年咖啡豆(Aged bean),意即将生豆借由延长储存时间,达到自然变老的目的(通常是2~3年的时间),这些变化包括酸度减弱、颜色改变和豆质增厚。储存的环境必须具备阴凉、通风的条件。 被正确储存的咖啡豆,将改变它们的口味和外形,例如酸度减弱,颜色暗黑,缺乏水分,口感较厚实,浓稠度佳,甜度带有蜜糖香,原属于生豆的某些缺陷,也变得不那么明显。因为储藏的环境较阴暗,且时间较长,陈年咖啡总难脱类似霉味,或者俗称的麻布袋或皮格等等的复杂味。 陈年豆(Aged bean)在储存期间必须受 […]

咖啡屋内的捣灰

“那间咖啡屋的灯光和客群,让你入内几乎能感知一颗颗空气粒子携着香醇轻柔地落在肌肤上……”我邀难得有闲的先生去喝咖啡,他常敷衍我的故作浪漫,我则不在意他不佯装倾听。见他身影开始远离,赶紧直接跳到结尾追了上去:“而且那家咖啡屋有ㄉㄠˇㄏㄨㄟ喔。” 几分钟后,我们出发了。 接过菜单,先生咦了一声:“ㄉㄠˇ ㄏㄨㄟ不在MENU上。”我暗想:“当然不会放到MENU上嘛。”先生说没关系,先点炸酱面,反正肚子也饿了,我跟着也点了一份。 咖啡屋卖炸酱面?Oh, No! 肯定有人这么想。Oh, Yes! 请听我说。咖啡屋的炸酱面是以碎肉和小方块豆干保守地滚裹上酱料,由带有嚼劲的家常面条来提领,十字剪开的一粒贡丸 […]

昔日星巴克打工仔 如今开店30家估值十亿美金

或许你不曾听过美国咖啡烘焙商La Colombe,不过这家公司目前在美国6州开了30家店,去年营收超过9000万美元,而共同创办人之一卡麦可(Todd Carmichael)曾经在新加坡工作。 卡麦克一直热爱冒险,15岁时就因一时突发奇想,跑去爬西雅图的瑞尼尔山。在44岁时,他写下一项世界纪录──从南极洲到南极最快单独徒步行旅行纪录(虽然后来被打破)。而他如何打造目前估值近十亿美元的咖啡帝国?他的答案令人意外。 卡麦克说:“每个人都是骗子。我创办的公司现在估值接近十亿美元,但我根本不够格,我完全不是个合格的企业家,我只是脑子里有想法的农家孩子。” “我懂种籽,也懂热流机械。1982年,18岁时 […]

卡伦·布里克森:一只瞪羚

卡芒提从平原来到我家,露露来自森林。 农场以东横卧着恩贡森林保护区,那时几乎全是原始森林。依我看,把古老森林全部砍掉又在原地种上桉树和银桦的做法,实在很可悲,它本可以成为内罗毕独一无二的游乐场和公园。 非洲的原始森林是神秘之地。你骑马进入一块古老织锦挂毯的深处,颜色已经褪去,随着岁月变得暗沉,但是绿色仍鲜明得不可思议。你在森林里完全看不到天空,阳光却透过植被洒下来,用各种奇特的方式做游戏。灰色菌类像是垂下来的长须,挂在树上,藤蔓植物也从四处荡下来,赋予原始森林隐秘幽深的气息。我和法拉常在星期天骑马过来,那时农场上没什么事。我们翻过小坡,蹚过蜿蜒的森林小溪。森林里的空气清凉如水,充满植物的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