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user

咖啡新浪潮:恪守无糖无奶规则

对好些人来说,咖啡要加奶加糖,才是咖啡。黑咖啡于他们而言,感觉就像苦茶,但近年咖啡店出现了新浪潮,坚持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只为了令顾客品尝到咖啡真味。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间咖啡馆 Oddly Correct Coffee Bar,许多美食家都认为是美国最好的咖啡店之一。其魅力在于严格恪守咖啡文化规则,咖啡店对糖、牛奶及忌廉采取“零容忍”政策,务求保持一杯咖啡该有的品质。现时不少新一代的高级咖啡店也是如此,它们常被称为“第三波浪潮(Third Wave)”咖啡店,使用不同的高级烘焙咖啡豆,自行调配口味,更希望以这些规则来重新教育消费者。 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Black Bla […]

一杯咖啡的时间, 你愿意留给谁?

咖啡,让我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也因此有机会结交到很难得的朋友。 第一次到温哥华旅行的时候,巧遇一个非常特别的女孩。 她从香港来,在温哥华工作时,认识一个身材挺拔高壮,长相俊帅的男友。交往几个月,才发现对方其实是有妇之夫。 但她深深地陷落在这一段感情中,不可自拔。既不愿意当第三者,却又没办法断然割舍。每次苦苦地期盼见面,但翻云覆雨过后,都是以争吵结束约会。 当时,我已经出版几本书,主题有关两性关系与人生励志。她自谦是我的书迷,要把握每一次在温哥华跟我见面的机会。每次约在咖啡店喝咖啡的时候,她像是在抢免费心理谘询时间似的,将她所有的人生故事对我倾吐。可惜,我在温哥华停留的时间不长, […]

从一颗咖啡豆看气候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人们开始透过共同的国际语言-英文进行交流,而西方国家爱喝咖啡的习惯也影响了亚洲各国。美国厂商看到了黑金商机,于是透过最知名品牌Starbucks行销推广全球,然而光是咖啡豆的产地别的不同,就可产出多样化的咖啡风味。 西方国家为了找出料源,特别委请相关人员去寻找适合种植咖啡树的区域,从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来研究与分析各种咖啡种类,发现以热带地区的国家生产最多,如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宏都拉斯等国。然而,一颗咖啡豆中却隐藏着生产最多的国家处于不公平贸易的处境,辛苦的农夫没有因为咖啡的需求的攀升而有好的收入。因此,各国开始推广公平贸易,希望提升农夫的 […]

咖啡豆跌13年新低 砸破农民饭碗

国际咖啡豆价格已创13年半新低,许多中南美洲咖啡农因此血本无归而干脆不种,情况严重程度正让业界害怕咖啡要陷入产业危机。 《金融时报》报道,英国主张公平贸易的知名咖啡商Cafedirect执行长史迪尔(John Steel)认为咖啡豆价格大跌正摧毁贫国咖啡农生计。他强调许多国家咖啡农正另谋生计,年轻一代也不去种咖啡。像危地马拉咖啡农宁愿不种,哥伦比亚农民甚至改种用于毒品的古柯树。 咖啡豆行情低迷让许多咖啡种植国无力应付。ICE阿拉比卡咖啡豆7月期货价,17日盘中每磅下跌约3%报0.903美元,创2005年9月来新低。 按许多中美洲咖啡农的耕种成本计算,每磅咖啡豆至少要卖在1.2美元到1.5美元之 […]

书摘:睡眠问题

艾米·沃尔夫森(Amy Wolfson)非常了解睡眠。永远精力充沛,顶着一头又短又卷的棕色头发的她,是圣十字学院(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成员,以及《女性睡眠宝典》(The Woman’s Book of Sleep)的作者。她花了许多时间研究睡眠。她的办公室位于山丘上绿意盎然的校园,可俯瞰马萨诸塞州伍斯特。我在那儿第一次与她会面。她告诉我睡眠被美国的文化所低估。“我们花费一生中至少1/3的时间来睡觉。”她说,“但事实上我们经常睡不够。我对于大大小小的睡眠问题非常有兴趣。” […]

咖啡不是必要维生物资 瑞士拟取消咖啡豆紧急仓储制度

4月10日,瑞士政府宣布取消行之有年的咖啡豆仓储制度,因为“咖啡豆不是人类生存必需品”。 一战到二战期间,瑞士政府为了未来的战备、防灾和防疫需求,建立了紧急物资储备制度。政府不但会定期储备砂糖、谷物、稻米、食用油与动物饲料等物资,更规定咖啡产业的几个进口商、烘豆商与零售商有义务储备咖啡豆原料。 而紧急物资储备制度中,关于咖啡豆仓储义务的规定将在2022年到期。10日,瑞士政府宣布不会再延长咖啡豆仓储义务的法规年限,因为他们不再将咖啡豆视为维生必需品。这代表 2022 年后,咖啡豆厂商将能自由运用储备在仓库的咖啡豆存货。 “国家经济供给联邦办公室(Federal Office for Natio […]

周雪君:咖啡是你的必须品吗?

坐地铁少不免滑手机,看的都是惯常浏览的资讯网站 app ,由《纽约时报》到《华盛顿邮报》,再到《卫报》、《BBC》。如果还有时间,就看《立场新闻》、《端传媒》、《关键评论网》,偶尔看一下 New Yorker 、 Medium ,当然也少不了 Facebook 。看这些是多年在传媒业养成的习惯,现在的我实在不用看这么多,不禁叹道,习惯真是一件很强大的事。 这天坐车的时间算多,足以把整套读惯的资讯 app 刷一遍。然后问自己到底看了什么?有什么是“入到脑的”?   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早前在 New Yorker 看到 The Urgent Quest for Slower, Better Ne […]

书摘:咖啡馆里的文学家

在所有英国人都喝茶的今天,我们无法想象咖啡和咖啡馆在1700年前后给英国文学造成了何等的影响。巴洛克早期,英国文学中还完全没有辩证法,没有浪漫主义文学的轻松而又尖锐的两人对话。法国作家的一页纸上就可以上演一场你来我往的精彩对话,而英国作家需要三页纸。咖啡点燃了与英国国民性格不符的交谈热情。过去,每个作家都喜欢毫不考虑读者的感受,写看不到尽头的独白,而且他们还不喜欢在其中巧妙地插入即使短小的对话。如哈劳德·罗斯(Harold Routh)在《剑桥历史》(Cambridge History)中所记载的,英国文学不分段的冗长风格如此令人讨厌,以至于学术界都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如果没有咖啡馆的出 […]

咖啡爱好者注意了!气候变化正在扼杀咖啡,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杯浓郁的咖啡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份愉悦,但在不久的将来,品尝一杯咖啡会变得十分困难,其成本会更加昂贵。咖啡是众多遭受气候变化威胁的作物之一。1月份发表的一项广泛研究发现,124个濒危野生咖啡品种中有75个品种(60%)正面临灭绝风险。 全球变暖、森林砍伐、疾病虫害正在导致这些野生咖啡品种的持续减少。科学家们警告,如果没有保护、监测和种子保存措施,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可能会成为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咖啡的生产。咖啡产业年产值为700亿美元,其原料主要由位于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的小规模农场供应。因此,目前不仅咖啡产业的供应链处于危险境地,而且预计2500万咖啡农的生计也面临着威胁。此外, […]

卡伦·布里克森:恩贡农场

我在非洲有一座农场,在恩贡山脚下。农场坐落在六千英尺高度以上,赤道在北方一百英里外横贯而过。白天,你觉得自己升得很高,逼近太阳,清晨和晚上则澄澈宁静,深夜清冷。 地理位置和土地的高度一同构成了一卷图景,全世界没有第二处可与之相比。这里没有一丝丰腴,没有一点繁茂,它是凝结在六千英尺高空的非洲本身,是这片大陆强劲凝练的结晶。色调干燥、灼焦,有如陶器。树木生出的枝叶轻巧纤弱,结构与欧洲的植被不同;它们不呈弓形或圆塔形生长,而是平铺开来,这种形态使得高挺孤独的树木神似棕榈树,又像扯满风帆的船只整装待发,英勇而浪漫。同时,它还赋予了树木边缘一种奇特的外观,好像整棵树都在轻微颤动。无垠大地上散布着扭曲光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