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非洲式晒架/离地晒架(African Bed / Raised Bed) 可用于收获季后露天干燥咖啡豆。这是一种木制结构、下面带支撑腿的担架,担架面是一层悬空的网,咖啡豆(可能是带羊皮层的湿豆,也可能是整颗咖啡果)就放在网上。使用非洲式晒架的好处是咖啡豆不容易被地面的尘土污染,而且网面结构允许空气同时在晒架上方和下方循环。在雨季使用晒架时,可以在上面遮上塑料布,也叫抛物面复合型干燥装置(parabolic dryer)。 阿拉比卡(Arabica) 全球出于商业目的种植的咖啡中,有75%属于阿拉比卡咖啡。阿拉比卡咖啡树是一种多年生、四季常青的茜草科植物,结出的咖啡豆的味道优于另一大类咖啡树种— […]
人们常问:“怎么才能找到合我口味的咖啡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对我们来说,咖啡总是与探索精神密切相关。人的口味和喜好会受心情、时间以及在吃的食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对咖啡的口味也一样。如果你同意上述观点,那么我们认为,没有哪一个大陆、国家、农场或哪一种拼配方法生产出的咖啡能成为你的不二之选。在选择其他食物和饮品时,人们很少像这样做单选题,难道你只买一个类型的葡萄酒,只吃一种风味的食物——意大利菜、土耳其菜,或者越南菜?应该不会。既然如此,喝咖啡时何必限制自己的选择呢? 近年来,我们的饮食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街头餐馆都透着地域特色——北欧、韩国、秘鲁、墨西哥、牙买加风格,个个味道正宗,充 […]
早餐末日? 易普索市调公司(Ipsos)在2012年针对法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欧式早餐在法国依旧非常受欢迎。有超过80%的法国人每天早上会喝这三种18世纪以来在此萌芽生根的兴奋饮品。其中一半的人喝咖啡,这数据或许加上了喝菊苣咖啡的人;22%的人喝茶,9%的人喝热可可(多半是孩童)。这80%的人当中,其中有四分之一只喝饮料,不吃任何固体食物;44%的人选吃抹酱面包,面包有的要烤、有的不烤,也有的选择干面包片(biscotte)涂奶油或果酱;10%的人习惯吃甜面包,多半是工业大量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布丽欧奶油面包;8%的人同时会再吃一碗谷片。有20%的法国人完全不睬茶、咖啡、可可三 […]
最近作为互联网咖啡代表的瑞幸风头很盛,13座城市,800余家门店,服务用户350余万,销售杯量1800余万。接下来,瑞幸还准备将门店开至2000家。反观咖啡巨头星巴克,却颓势尽显。2018年7月27日,星巴克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中显示,星巴克中国市场同店销售下滑2%,这也是9年来首次负增长。为了挽回局面,星巴克日前联合饿了么推出了外卖业务。这些让人不禁联想,咖啡市场真的要变天了?细细分析,可能并非如此。 瑞幸的破绽 最近瑞幸曝光率的确很高,还有人把它列为2018年出现的现象级品牌,并且详细总结了瑞幸的整合营销手段。的确,瑞幸的营销是做得很好,不过问题在于它似乎只是在做营销。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文 […]
在不久的将来,递给你一杯咖啡的有可能不再是咖啡师了,而会变成一架咖啡无人机。而且,当你觉得自己需要喝一杯咖啡提神的时候,咖啡无人机还能够提前预测出来。 据“CNBC新闻网”报导,IBM已经为这种听起来十分神奇的咖啡无人机申请了专利。这种无人机不仅能在公共场所飞来飞去快递咖啡,还可以预测周围哪些人需要来一杯咖啡提提神。 根据IBM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提交的文件,这种无人机装置可以在办公室、咖啡馆或其它活动场所使用。在那里,一杯预先订购的咖啡会被无人机送到等待喝咖啡的人那里。 该无人机会使用面部或声音识别软件,或通过订购者的智能手 […]
所谓的意外,是在本人没有预期到的情况下降临的灾难。在我看过许许多多非自然死亡遗体后,我有时会隐隐约约觉得,看似平常的生活,说不定也埋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 其中,最近让我最在意的是“咖啡因中毒死亡”。听到咖啡因也可能会让人中毒死亡,或许会让您感到惊讶。咖啡因是许多茶、咖啡等饮料的成分,几乎随处可见。一天喝五杯咖啡的人亦所在多有。 事实上,将被解剖遗体的血液拿去进行药物分析时,多数人的血液中都可验出微量咖啡因。咖啡因经体内消化管吸收后,会被送到肝脏分解,一般来说不会中毒。然而某些便利店贩卖含有大量咖啡因的“能量饮料(Energy drink)”,使得一般人也能借由网络简单购得来自海外、富含咖啡因的 […]
咖啡壶带给我们平安,咖啡壶让我们的孩子成长,让我们财源滚滚,请驱逐所有邪恶,赐予我们甘露与绿草。——奥罗摩族祈祷文 奥罗摩族的咖啡仪式 在哈拉,咖啡豆是权力的象征,种植咖啡的族人是哈赖什人(the Harash)。城里的人会将哈赖什人禁足于城门之内,唯恐会失去种植咖啡的秘诀。非洲族长的头号保镖可以拥有一小片咖啡园,以显示他的地位。当然,原住民更是崇拜他们的咖啡壶,就如前面那段祈祷文: 咖啡壶带给我们平安, 咖啡壶让我们的孩子成长, 让我们财源滚滚, 请驱逐所有邪恶, 赐予我们甘露与绿草。 我想我们都会为一大早起来喝的第一杯咖啡祈祷。这是一种无声的祈祷,一种当你精神还处于恍惚状态时而做的祷告。或 […]
咖啡连锁店Tim Hortons在听惯了顾客的抱怨后,最近终于决定,将逐步淘汰不能完全防止咖啡等液体外溢的咖啡杯盖。 据CTV报导,承认包装落后于竞争对手的Tim Hortons,近日宣布,将从不能密封的咖啡杯盖着手,作出改变。尽管有顾客抱怨Tim Hortons的咖啡杯盖存在外溢问题,但该公司在过去20年来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Tim Hortons总裁马塞多(Alex Macedo)表示,目前该公司正在六个地方试用全新、更环保的包装,而且采用枫叶设计的杯盖可密封。他补充道,考虑到Tim Hortons长期的业界领袖的影响,以及许多加盟商可能认为这么做不值得,所以公司会逐步淘汰旧款的咖啡杯盖。 […]
1 我可能是文革后闻到咖啡的香味醒过来的第一代中国人。那是1978年,云南师大的一个老师为了“寻找自由”偷越国境,跑到了邻国的缅甸。大家都以为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不料几个月后他又回来了,没有带回有关自由的见闻,却带回了几袋咖啡。 他将这些珍贵的缅甸咖啡送给了他认识的几位美人,我,当然也得到了一袋。于是,我喝到了第一杯真正的“外国咖啡”。咖啡袋子上印着咖啡色缅文,看不懂怎么弄,他递给我时只是慎重地说了一句:要煮! 我和宿舍里的女生们,悄悄插上电炉,用一只糖瓷大口缸煮上了水,有人说要在水冷时放咖啡,有人说要在水涨后才放。后来是水沸腾时放的咖啡,煮出香味来,个个人立刻拿出碗,一人一碗,就地喝了。那是 […]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小镇上,有一家叫做尼科尔森的咖啡馆,在上世纪90年代它一直默默无闻。虽然欧洲人对喝咖啡情有独钟,就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我不是在咖啡馆里,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但深厚的文化传统并没有给它带来顾客盈门,在大多数时候,总是冷冷清清。 那时,不经意间,倒是时常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推着一辆婴儿车光顾这家咖啡馆。她总是在临街的一个角落里坐下,有时凝神瞧着玻璃窗外街道上的景象,若有所思,有时又常被婴儿的啼哭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急忙摇动婴儿车,以让她能够安静下来。更多的时候,她会拿起一支笔,随便在顺手抓过来的一张纸片上快速地写着什么,仿佛不紧紧地抓住,就会消失似的。 偶而,咖啡馆的侍者会走到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