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城市

从1683年萌发的维也纳咖啡馆文化 以酒精、赌博、文艺做基调,并没咖啡什么事

接近0度的低温,十二月的维也纳街头真的不是普通的冷。我一手压着快被冷风吹走的帽子,另一手看着Google地图寻找威玛咖啡厅(Cafe Weimar)的踪迹,跳下轻轨电车、经过了市民歌剧院,比预计采访的时间提早近20分钟抵达威玛咖啡厅,店内昏黄的光线,散发出一股温暖的气席,受不了刺骨的寒风,毫不犹豫的推开两道木门之后,迎接我的除了扑鼻的咖啡香,还有穿着笔挺燕尾服的服务生。表明来意后,示意我到旁边的预约席坐下,等候咖啡厅老板帕拉册(Platzer)先生到来。 “为什么想了解维也纳咖啡?”帕拉册操着一口浓厚德式英文,一坐下来就询问我的来意。我不讳言的提到过去曾参加过波特兰、墨尔本的咖啡之旅,好奇同样 […]

台湾咖啡店的小历史:不只饮料和爵士乐,还有青春女子的呢喃与陪伴

近年台湾各地吹起一股文青风,一间又一间的“文青咖啡店”隐藏于各大城市的街道巷口之中,仔细瞧瞧,店里所贩卖的不只是咖啡,配合精致的甜点、整洁的环境、悠闲中却又带有一丝雅痞的音乐,就算坐在里头发一整天呆都不嫌浪费。 也可以这么说,现代咖啡店的经营指标,主体已经不再仅是那一杯拿铁或是卡布奇诺,而是整个咖啡店所要营造的“文青”氛围。 回顾台湾的历史,“咖啡店”是什么时候普遍出现于台湾呢?过去咖啡店所经营的项目,又有什么呢?以前咖啡店内的摆设、消费族群,又跟现在有没有不一样呢? 要说咖啡店的出现,就必须要先从台湾的咖啡说起。 相传咖啡豆是英商“德记洋行”在十八世纪所引入,主要种植于台北县三峡、海山等地区 […]

旺报:上海已有咖啡馆近6000家 活下去要靠颜值不用拼咖啡

近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贬值,让中国咖啡豆的进货成本比之前涨了1/4,然而在中国想开个独立小店的咖啡馆,除了要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外,新一代台商说,如果没有“转型升级”,根本活不下去。 数据显示,光上海就有约6千家咖啡店,去年增加800家,业者透露,其实新开有1200家,只是有些店因租金成本而倒闭,先前主打韩星的韩系咖啡馆在热潮退烧后,极高的授权金和装潢、店租成本,也让不少加盟店开始打退堂鼓。 上海某区临街的一家咖啡馆 开一个自己的咖啡店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近来也有不少台商想以擅长的“文青”、“慢活”风来创业,但真没那么简单。 中国目前咖啡市场“主流”是小资与颜值,除了高级办公大楼区的人对咖啡豆 […]

被发明出来的欲望: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巴黎即结为一体的格调和咖啡

我们是迷恋咖啡的现代人。 1670年,大约在英国人占领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的六年之后,咖啡取代了啤酒,成为纽约人的早餐饮品;1689年,北美最早的咖啡屋在波士顿开张。在咖啡文化双砥柱的巴黎(1675) 和维也纳(1683) 出现咖啡屋之后不久,新大陆也开始在公共场所享用咖啡了,甚至比起他诸如柏林(1721) 等欧洲城市还要更早。纽约在1696年有了第一家咖啡屋,费城则在1700年。就在这些地方的文化都还没完全成形之际,美国的咖啡文化便已经开始了。 尽管有这么好的开始,新大陆和咖啡的亲密关系在三百年来却一直保持低调。没有人(当然不是对美国咖啡不屑一顾的欧洲人)想像得到2004年星巴克会在巴黎的歌 […]

去喝杯咖啡吗:韩国与它的咖啡文化

韩风席卷全球的现在,不难在韩剧中看见各式各样咖啡馆的踪影,无论是约会的桥段、工作的场所、匆匆走过的街道等,咖啡馆总会在剧中探出头来与观众打声招呼。跳出戏剧,咖啡在现实中的韩国也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游走在首尔街头,近乎每过几条街口便会遇见咖啡店,星巴克的数量更只仅次于美、日。 从“洋药汤”到“平民饮料”之路 约19世纪末时,咖啡传入了韩国,其昂贵的价格与稀少的销售地点,使得咖啡没有受到大众的太多的注目。苦涩的风味、深褐的色泽,让这个新潮的西式饮品有了“洋药汤”之称。 1950年代韩战时期,咖啡依旧是珍稀之物。大量咖啡从在韩美军的基地流向黑市,创造了丰厚的利润,韩国政府为了避免外汇与税收流失,因 […]

在巴黎喝咖啡别老盯着双叟和花神 左岸的第三波咖啡小店你不要错过

第一次来巴黎的人应该会很纳闷。巴黎不是咖啡之都吗?巴黎的左岸不是台湾咖啡广告的最爱吗?美美帅帅的模特儿不都是在巴黎左岸喝完咖啡以后头顶上就会有祥云飞过,佛光万丈吗?可是为什么你如果真的在巴黎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的话总有一个疑问浮上心头:为什么巴黎的咖啡在现实生活里喝起来有点落漆,再平凡不过。 这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法国人喝咖啡起步早,打从18世纪以来,咖啡早已经融入生活的一部份。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刚刚说的“再平凡不过”正是重点。咖啡是巴黎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你去巴黎喝咖啡,喝的是人家日常生活里的饮料。可是不住在巴黎的人在巴黎喝咖啡,想喝的是“意境”,实际上那杯咖啡倒底好不好喝,好像也很少人会去在意 […]

一位小说作家的不即溶咖啡人生

念研究所时,我才开始喝比较多的咖啡,但也就是自己泡三合一即溶咖啡,以及喝罐装咖啡的程度而已,为了熬夜写功课拚命地喝,我这个人有个怪癖,就是一旦要喝,就会把市面上所有罐装咖啡全部喝过,每种即溶咖啡都买来泡泡看,不过二十几年前的选择也没那么多就是了。 在此之前少喝,很单纯是从小到大家里没有特别喝咖啡的习惯,早餐都喝豆浆米浆和泡牛奶,晚上吃完饭就是跟爸爸泡老人茶配酸甘甜,家里既不常出现咖啡,也没听同学亲戚说过要去哪喝咖啡一类的事。 我这么说,您一定会觉得太夸张了,难道是南部人所以都不喝咖啡吗? 南部人是不是这样不知道,但有件事情可以证明我当时跟咖啡的关系有多么薄弱。大学某次放暑假回高雄,跟妈妈去一家 […]

在“小确幸”风潮升起以前,在咖啡馆里悠哉的台中人早已很确幸了

我在台北念书的时期,常一个人或跟朋友在温罗汀一带的咖啡馆鬼混。位于人文荟萃的台大、师大文教区,这里的咖啡馆散发着明确的文艺气质,书报杂志便索性用“文人咖啡馆”一词来大书特书。坐在这里面,我感觉到“文人咖啡馆”像一支地方派系,像台北人公开说的秘密,像一项不言而喻的传统,没有人愿意承认,但真要说起来又好像确有那么一回事。 坐在这里面,我感觉到菁英文化为咖啡馆的加持增光,让坐咖啡馆这件事显出一种“姿态”,这姿态是要一手轻抚木头桌面,一手拿起咖啡杯小啜,一边看向窗外的姿态;是要神色凝宁,拿着原文书或散文在读的姿态;是要偶尔轻点笔杆,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姿态;是要两人对坐,或三五成群围着桌子,谈论西方思 […]

在英国的这家咖啡厅,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除了…

在英国的某家咖啡厅,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你可以享用无止尽的蛋糕、咖啡、还有超高速网路——你完全不用为这些东西付任何一毛钱,除了唯一一样东西:时间。 传统咖啡厅的两难 有些人总习惯到外头的咖啡厅工作,但是当他们只买一杯饮料就待一整天,总会觉得哪里不对劲,若是买第二杯饮料又会觉得太花钱。现在,他们可能有另一种新选择——按分钟收费的咖啡厅。 新型咖啡厅  想做什么都可以 这间咖啡厅便是位在英国伦敦的Ziferblat。 当顾客一进入Ziferblat,一分钟 6便士的计时器便动了起来,店家提供人们无限量供应的食物、饮料、桌游、还有 100MB的无线网路,甚至想带外食也没关系。在这里,人们可以做任何想 […]

调查显示:在英国买杯咖啡,伦敦价格果然最贵,而另一个城市就便宜多了

一项在英国各大城市进行的调查,计算了4种类别咖啡的平均价格——即办公室咖啡、星巴克的拿铁咖啡、独立咖啡店的中度意大利特浓以及在家喝一杯咖啡的价格。 最终发现在邓迪一杯咖啡的平均价格是1.43英镑,在紧随其后的谢菲尔德,一杯咖啡的均价就涨至1.45英镑。 咖啡价格最高的非伦敦莫属,那里一杯咖啡平均价值1.62英镑。 这一消息在其知名高档超市Waitrose刚刚更改了提供免费热饮的规定后无异于对伦敦人的又一个打击。 毫无意外的,这一“最贵价格”的“元凶”来自于独立咖啡店,实际上伦敦人在家里和办公室喝咖啡的成本与邓迪居民相差无几。在伦敦,独立咖啡店中一杯中度意大利特浓的价格是3.21英镑,而在邓迪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