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连锁咖啡商星巴克于上周五(4月13日)遭金融分析机构Cowen降级,股价从原本的每股68美元,降至65美元,评级则从“优于大盘”降至“表现与大盘一致”。 近来许多具有特色的咖啡店陆续出现,咖啡品质精致,星巴克可能会比过去更难抓住流客。Cowen分析师对此表示,在星巴克的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下,独立、即饮咖啡店呈现成长趋势,顾客更重视咖啡的冲煮技术以及艺术呈现的层面,代表咖啡产业的竞争加剧,让星巴克将面临众多挑战。 Cowen认为,星巴克目前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开始加强既有顾客的忠诚度,同时努力吸引新客户,不过,Cowen也说,虽然星巴克发展了许多策略来增强忠诚度,例如礼物卡,但请教了忠诚度的相关专 […]
美国费城星巴克12日有2名黑人到店内等朋友时,想要借用厕所却遭到拒绝,经理见他们不愿离开又没有消费,直接报警说有人非法入侵和骚扰,导致黑人双双被逮捕。由于争议过程全被店内其他顾客拍下,造成网友不断抨击,民众也在店外示威抗议,星巴克执行长强生(Kevin Johnson)将飞到费城当面向2名黑人道歉。 据《纽约每日新闻》报导,费城警察主管罗斯(Richard Ross)解释整个逮捕过程,他指出2名正在等待另1位朋友到来的黑人想上厕所,因为没有购买任何东西而被拒绝。罗斯透露,在警方接到的报案电话中,一名星巴克职员指称有人非法入侵。 两名黑人被捕的过程被店内顾客拍下,短片在网上广传,至今获得近900 […]
清晨天刚破晓,第一个醒来的商店肯定是坐落在街头的咖啡店。“头手”已经在忙碌地准备,一走进咖啡店,浓浓的咖啡香扑鼻而来,夹杂着烤面包和加椰的特有香味,牵动大家的食欲。赶着上班的顾客陆续进来,咖啡店开始沸腾起来,方言和番语(巴刹马来语)齐飞,这就是典型的南洋早晨图景。 早期新加坡咖啡店的招牌都写成“茶室”,而在两旁的柱子则砌上“口羔呸洋茶,雪藏啤酒”两行小字,虽然说是茶室,主角还是咖啡,口头上人们习惯叫它“口羔呸 店”。咖啡店的英文不是“Coffee Shop”,而是一个很有南洋殖民地色彩的英文——“Eating House”,也不清楚是哪一位殖民地官员的“发明”。 南洋华人其实很早就开始种植咖啡 […]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今天的咖啡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那么,哪个国家生产的咖啡豆最多?哪个国家喝的咖啡最多?哪种咖啡最受欢迎呢?看BBC的最新报道。 1、哪些国家生产的咖啡豆最多? 咖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它在50多个国家生产。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在2017到18年度,巴西生产了超过5100万袋咖啡豆(每袋重60kg)。 越南是全球咖啡第二大生产国。其他还包括哥伦比亚、印度、洪都拉斯、埃塞俄比亚等国。 其中,印度也是2017年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而埃塞俄比亚则是咖啡的真正源头。 其他国家的咖啡产量虽然不能与大国抗衡,但却是其国重要的经济支柱,比如洪都拉斯, […]
一杯外带咖啡,是不少人早晨的开始。路上提着的香浓咖啡,永远是途中的诱惑,叫你想要偷呷一口。可是,部分杯盖设计成一旦开启,即无法重新合上,浅尝后,咖啡容易随步伐或车厢的颤动溢出,甚至溅到身上。小小的咖啡杯盖,从面世至今不断改良,只为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咖啡在路途中溅出。两位美国建筑师 Louise Harpman 及 Scott Specht,多年来收集超过 500 个杯盖,并出版书籍 Coffee Lids: Peel, Pinch, Pucker, Puncture,介绍咖啡盖的设计变化。 这本“咖啡盖图鉴”将林林种种的盖子划分为“剥离式(Peel)、捏下式(Pinch)、抿嘴式(Pucker […]
我十来岁离家入了军队,经常人困马乏、没东西吃,加上性子急,吃饭向来狼吞虎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碗饭两口就光了,几十年一直如此。 这几年跟朋友吃饭或喝咖啡,剩下最后一点时我总有些不舍,很希望能再跟大伙多聊聊。可是再点菜吃不下,再点咖啡也有点浪费,怎么办?于是我就把杯里的咖啡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就算剩最后一点也分成好几回,每次抿一点儿,慢慢地品尝,继续跟朋友开怀畅谈。日后我不见得记得大伙谈了什么,可是我会记得彼此之间那种友善、愉快、亲切的气氛。 我一直很喜欢一首歌《老黑爵》,歌词是这样说的: 时光飞驰,快乐青春转眼过 老友尽去,永离凡尘赴天国 四顾茫然,残烛余年惟寂寞 只听到老友殷勤呼唤老黑 […]
英国酒吧文化历史悠久,但随着经营环境愈来愈困难,每星期都有多间酒吧结业。最新的调查指出,当地来自美国文化的咖啡店数目,预料到2030年时会多于酒吧。 目前英国每星期平均有21至25间酒吧结业关门,不过每天却平均有3间咖啡店开张。英国咖啡店的数目由2007年时的只有1万间左右,增加至目前的2.4万间。去年加入市场的咖啡店便有1215间。 与此同时,英国酒吧的数目却由1970年代的7.5万间,下跌到目前的4.7万间左右。这些关闭了的酒吧,有些被人买下来做小型杂货店,有些被人申请改建作住宅用途。 调查同时发现,英国的咖啡店雇用了16万人,去年卖出约24亿杯咖啡,较2016年的23亿杯增长了4%,贡献 […]
咖啡真是一样神奇的农作物。 无论是泰国种植稻米的农夫、又或是巴西出产甘蔗的工人,在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中努力经营,把汗水渗入泥土以换取回报。这种生活对他们说,是世代以来的习惯,也是生活所需。所以他们大概都不会对自己的农作物作出精神上的联系或崇拜。印象中,青森的商店喜欢把当地特产 (苹果)变成卡通人物,并在采收季节举行祭典,推广一系列副产品。我到底分不清楚这是商业伎俩,还是他们在由衷的分享喜悦。但跟埃塞俄比亚人比较,这些都是流于表面。因为咖啡不单是农作物,而是存在的一部分。 我心里算了一下,法国的红酒庄主,每天会饮多少杯红酒呢?就算饮的话,可能也是招呼买手,又或者测试制品的质量吧。常有人问我做咖啡 […]
泰国首都曼谷一家以“死亡”为主题的咖啡馆“Kid Mai Death Cafe”,用意是要让顾客体验死亡、领悟珍惜人生。 这家“死亡”咖啡馆位于BTS Ari 站,装修以压抑肃穆的黑色为主,予人恐怖阴森的感觉。 入馆先要经过一条黑色狭长隧道,似足传说中将死之时的隧道。走廊两侧的墙壁上还挂着黑底白字的牌子,上面以英语和泰语写着不同的标语,如“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有人在 等你吗”等。这些略带“拷问”性质的话语,让经过的客人对人生反思。 馆内的4个招牌饮品,分别被命名为“生”、“老”、“病”、“死”;咖啡本身的名称都 与死亡相关,如Espresso 就叫做“最后一天”(Last Day)、Ame […]
芬兰人可能是全世界最爱喝咖啡的民族之一,每个芬兰人爱咖啡的理由各不相同。 艾尔雅·考霍宁(Erja Korhonen)一说起咖啡,就滔滔不绝。身为一名电视剧编剧,她承认每天早上不喝两大杯咖啡是根本没法开始工作的,而且她的咖啡要以典型的芬兰方式冲饮,即加一点点奶,但不加糖。“我喜欢喝了咖啡之后的感觉。”考霍宁说道。她还说自己对咖啡的要求是相当挑剔的。 芬兰咖啡通常用轻度烘焙过的咖啡豆制作,喝起来有点酸味。不过如今风味也逐渐多元化了,芬兰咖啡生产商和遍地开花的咖啡文化迎合各种口味偏好,从清淡到醇厚一应具全。 据国际咖啡协会(ICO)2009年的数据统计,每个芬兰人每年消费咖啡12公斤。芬兰因此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