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城市

Andy Tsai:咖啡杯里的看不见的手

时代毕竟是不同了,第三波的咖啡革命从90年代到现在,当年革命的年轻小伙子们早就各拥一片天,成为主流的企业家。 旧金山小众咖啡起步最早的龙头老大哥Blue Bottle Coffee和烘焙一哥Tartine Bakery一度要合并的消息一传出来,旧金山城里遍地哀号,结果最后还是以破局收场。这也是当今第三波咖啡的新趋势,往昔的假想敌一向是美人鱼。一廿年来的物换星移,个个大咖们倒是鱼尾巴通通露出来了。从小众走向企业化的经营不见得品质一定会变差,只是你名气大到随便一出手就可以集资到7千万美金的投创,扩店扩到日本去,你自然有更广大的消费族群口味要考量。勾践一旦成了越王,犯不着再卧薪尝胆,范蠡还不早早带了 […]

疑拉门被幼儿破坏 日咖啡馆主拒带娃客进店 意外引发小孩管教讨论

日本一家咖啡馆,日前发生店内拉门被幼儿破坏,让馆主拒绝带幼儿的客人上门,意外引发网友讨论小孩管教问题。最后在家长致电道歉后,喜剧收场。 虽然咖啡馆老板松永伸幸9月开始恢复让家长带学龄前儿童进店内,但必须先约法三章,确实遵守店家要求才能有条件进入。 日本朝日新闻报导,冈山县一间咖啡店,最近在推特上发表推文,谢绝带学龄前儿童的客人入店,引发讨论。 这家咖啡店位于冈山县总社市的一条细长坡道上,10年前改装民宿变成咖啡店。店内气氛怀旧,包括和式座位及餐桌座位,大约有40个位子,由老板及其他5位员工一同经营。 事情发生在7月,店内一扇日式拉门的拉门纸出现部分破损,他们研判可能是小孩搞的破坏,于是把破损的 […]

没人种咖啡了 曾是全球第六大咖啡产地的波多黎各何去何从

美国属地波多黎各自2000年以来已流失40万居民,风光如画的中西部山城拉雷斯(Lares),曾因咖啡、冰淇淋和19世纪的叛军历史名闻遐迩,但现在,人口出走却成为这座古城的负面特色。 自2000年人口普查以来,拉雷斯已有1/4人口外移他处,比例高居全岛之冠。曾几何时熙来攘往的市中心广场,过去以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叛军起义为卖点,但在银行、政府机构相继撤离后,如今只见废弃商店林立,残破不堪的建筑物上,贴满招租或求售的手写告示。这幅景象,贴切描绘人们纷纷迁离拉雷斯的残酷现实。 人口大量出走美国 咖啡店老板马丁尼兹说,生意清淡,他们下午1点就休息。童年曾见证广场繁华的老妇露芝,一天在妹妹的纪念品店帮忙,但 […]

与20世纪文艺名人絮语:巴黎双叟咖啡馆

海明威曾在其《流动的飨宴》 (A Moveable Feast))一书中写到: “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待过巴黎, 那么未来不管你身在何处, 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飨宴。” 从纸醉金迷、华丽炫目的20年代起,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名人、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都在巴黎交会。他们聆听爵士、品尝美酒、欣赏削着短发的迷人Flapper女郎在酒吧里漫舞,在烟雾间高谈彼此的文化思想。当时处处可见的时髦咖啡馆成为他们最爱聚集的场所,而在这个“咖啡社会”的年代,坐落于塞纳河左岸的双叟咖啡馆 (Les Deux Magots),便是文艺名人最常出没的爱店之一。 座落于塞纳河左岸的圣日耳曼德佩区,横跨两个世纪 […]

Vincent Klink:巴黎“花神咖啡馆”何以对文艺爱好者有特殊魅力?

与“双叟咖啡馆”相隔大概两、三栋房子外,位于圣日耳曼大道和圣伯努瓦街(Rue Saint-Benoit)的街角,“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同样是把桌椅直接放在路边。看来巴黎人喜欢汽车和机车的呛鼻废气。 我当然还是往室内坐,里面呼吸起来比较顺畅,而且可以闻到一缕飘散的传统气味。在挑高、富丽堂皇的墙上展示着曾发生于此的文学史。然而不仅有作家和思想家在这里往来,也包括了许多艺术家──我不属于时尚杂志的读者,虽然认为时尚作为各个时代的一种表征非常有意思。我曾经看过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坐在“花神咖啡馆”的角落里。这名时装设计师虽然被形容为脱离现实和特立独行,甚至 […]

在韩国成为“咖啡共和国”这条路上 日本人美国人都帮了不少忙 但都比不上这位朝鲜皇帝

咖啡是由俄罗斯传到韩国,但日本、美国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韩国的咖啡传播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尽管缘由很无耻。 李熙/1884年 帕西瓦尔·罗威尔/摄 韩国史书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咖啡爱好者,就是这位,朝鲜李氏王朝第25代君主高宗李熙。 其时,正好是朝鲜半岛最混乱的一段时间。19世纪末,日本和俄国相继敲开了朝鲜的大门,列强威胁,李朝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到了甲午战争后,为了减少日本在朝鲜的影响力,高宗倒向俄国,俄国的势力因此不断在朝鲜扩大。对此,亲日的势力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发动了政变杀害闵妃,高宗也被迫躲到俄国公使馆避难。 在俄国公使馆的日子里,高宗渐渐爱上了喝咖啡。 高宗李熙在住进俄国使馆避难之后几乎被软禁 […]

对男顾客额外征“税” 墨尔本的这家咖啡馆真会搞事

据镜报报导,澳洲墨尔本一家素食咖啡厅除了优先提供座位给女性顾客以外,到这家咖啡厅消费的男性顾客还需比女性顾客多付高达近两成的费用。 这家咖啡店的店主亚历克斯(Alex O’Brien)解释,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唤醒大众关注性别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男人税”这样的想法来自于店主亚历克斯,她说,虽然十分欢迎男性光临,但这样的附加税是必须的。男性顾客需要比女性顾客多付18%的金额,此金额源于2016年男女薪资的差距比率,而这些额外的收入,会捐出去给女性慈善机构。 八月份,这些资金将捐给Elizabeth Morgan House帮助原住民女性及小孩。 男人税一个月实施一周。她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男性顾 […]

如果不是因为不能喝酒 芬兰人也不愿意喝咖啡吧

对芬兰人而言,咖啡适合招待朋友、可以保暖,惟一缺点是普遍品质差。 芬兰人消费咖啡的能力惊人,人均一年购入 12 公斤咖啡,约即每天 10 杯咖啡左右。相对之下,同样钟情咖啡的意大利人,消费却得芬兰的一半,人均一年 5.8 公斤。芬兰人习惯配搭传统肉桂卷享受咖啡,招待朋友。而且当地的劳工权益甚至包括员工每天享有起码 2 段约 10 分钟的咖啡时光。以上可见,咖啡可谓是芬兰的文化符号,不论人际或办公,均占一席之位。 芬兰人如此渴求咖啡,部分原因出于高海拔的地理位置,气候偏寒,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能温暖身心。咖啡烘焙商负责人 Benjamin Andberg 打趣道:“芬兰人依赖咖啡,纯粹因为酒不适宜常 […]

台湾咖啡究竟什么风味?重点其实都在这一个字

也许很多人知道台湾有种咖啡,但却很少人知道要在自己家里喝到自己产的咖啡有多难得。如北欧、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咖啡业繁盛的大国,走进咖啡馆,你点的依然是肯亚AA、瓜地马拉安提瓜,几乎都是中南美、非洲的豆子,美国境内只在夏威夷、日本也只有冲绳种少量。而台湾,却是同时拥有人才与产地的优势。 但台湾咖啡究竟是什么样的风味?我们问了“Fika Fika Cafe”、“森高砂咖啡”、“在欉红本铺”及“Goodman Roaster”4家热爱台湾咖啡的老板,他们都提到一个关键字:茶。 来到“Fika Fika Cafe”负责人陈志煌(James)位于南港的烘豆工厂,如铸铁巨兽的Joper烘豆机,正发出轰隆低 […]

“全球唯一有榻榻米”的星巴克开在日本京都 这对星巴克前进意大利有帮助吗?

继麦当劳之后,星巴克连锁咖啡馆已经俨然是美国文化输出的象征,八○年代麦当劳进驻意大利,就曾遭到强烈的批评与讨论,如今星巴克咖啡馆也计划跟进,预计在二○一八年到罗马及米兰开店。 有趣的是,星巴克在去意大利开店之前,今年先在日本文化古都京都东山区二宁坂开了一家“全球唯一有榻榻米”的星巴克咖啡店,这样的举动似乎是在测试水温,如果在文化敏感地带开店可以成功,将会让星巴克更有信心前进咖啡王国意大利。 这家星巴克咖啡店名为“二宁弥荣茶屋店”,开在东山区二年坂上,是游客们前往清水寺体验日本风情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京都文化极其敏感的地区。京都人不会容许外来文化在此嚣张设点,但是星巴克居然胆敢在此开店,想必有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