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城市

张爱玲、鲁迅们笔下的海派咖啡文化

咖啡是舶来品,最初传入中国时,必是先出现在了新派人物聚集的上海。 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 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 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1909年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中,就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 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同年,上海基督教会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造洋饭书》,其中也提到了咖啡,并说明洋人饭后饮咖啡助消化。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 […]

当台湾咖啡馆密度超过巴黎 黑金风潮 商机无穷

在大卫.柯特莱特所写的《上瘾五百年》一书指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瘾品不是尼古丁,也不是酒精,而是咖啡因。含咖啡因食品中,又以咖啡的需求最惊人。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贸易商品,也是20世纪全球流通范围最大的农产品,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统计,2014年全球平均一天喝掉20亿杯咖啡,若以零售价格来估算,咖啡年产值早已突破1000亿美元。因此咖啡被称为“黑金产业”,当之无愧。 这股黑金浪潮之所以能够快速席卷全球,除了咖啡本身香气与咖啡因提神作用吸引人外,在于人类对咖啡的需求,混杂不只有饮用的功能,而是喝咖啡的行为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也让咖啡成为象征懂得品味生活的全球通用食品。 殖民文化让咖啡成为全球性 […]

日本人在玩蛋筒咖啡,你要不要也试试?

日本东京都的一家咖啡馆,用饼干做成咖啡杯,既能装咖啡,又能一口一口吃下肚,看起来就像是蛋筒冰淇淋一样。 据店家表示,咖啡饼干杯内层饱满的糖衣,能使咖啡苦味转为柔和,让原先口感强烈的浓缩咖啡可以轻松入口,最后再将充分吸收咖啡的饼干杯吃下肚,完完整整品尝了一杯美味的咖啡。 来源:苹果即时 撰稿:张翠兰

一杯咖啡的精华保质期只有25秒,至少意大利人不喝外带咖啡

做为全世界喝咖啡最频繁的人,意大利人喝的节奏也和别人不同。意大利的咖啡馆总是从早开到晚,而且全天都不会有冷清的时候。人们喜欢在咖啡馆里喝浓缩咖啡,而 espresso 其实是一句意大利语,大意可以理解为“快速的”,所以这种咖啡做得快也喝得快,通常放在小杯子里,三两口就可以喝完。而意大利人通常要求在二十五秒内喝完一杯浓缩咖啡,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杯咖啡的精华保质期只有二十五秒,过了精华就会挥发,所以要快喝。 该喝的时候喝,不该喝的时候不喝 虽说意大利人这么能喝咖啡,但也不乱喝,非常讲究什么时段该喝什么样的咖啡。例如拿铁和卡布奇诺这样的奶咖啡都会在上午喝,或是当成早餐饮品。按照意大利人的习惯,下午到 […]

既不是北京 也不是上海 没想到咖啡馆最密集的地方是这个城市

坐在落地窗边,捧一杯咖啡,和三两好友聊聊天,这惬意的场景,经常在厦门街头巷尾上演。 有数据显示,厦门的咖啡馆密度位居全国第一,人均消费名列全国首席。尤其在岛内,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扎根着2000余家咖啡馆,这样算来,每平方公里至少有12家咖啡馆——在这座文艺又小资的城市中,只要你想喝咖啡,走一两百米,总有一阵咖啡香飘进鼻孔。 据美团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厦门共有2084家咖啡馆,位列全国第5名。 早在2013年,就有报道称,厦门咖啡馆已远超2000家,密度超过北京、上海,成为全国咖啡馆密度最高的城市。 厦门市烘焙与咖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苏柏龄表示,就目前来看,这个“第一”的地位仍未被撼动,“在 […]

在圣彼得堡的文学咖啡馆 与普希金一起喝咖啡

圣彼得堡的房子多半像宫殿,廊柱高大,墙壁很厚,仿佛住在堡垒里,觉得很安全。清晨,从异常宽敞的公寓酒店大床上醒来,查了下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有雨,有雨,有雨。我复又钻进被窝,暗自窃喜,如果连日阴雨,就天天去涅瓦大街,泡在文学咖啡馆里吧。去过圣彼得堡的人,都说文学咖啡馆难找,也许他们没有提着“灯笼”吧?这个“灯笼”发出文学的光芒,照度不高,却足以照亮你前行的理想之路。 从地铁涅瓦大街站钻出地面,信步走着便到了格里博耶多夫运河的喀山桥上。圣彼得堡河多桥也多,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誉。沿着运河边上走,果然细细密密的下起了小雨。没有风,便不觉得凉。跨过喋血教堂前的意大利桥,沿着运河彼岸折回涅瓦大街 […]

挪威人为什么要喝那么多咖啡?

在挪威,每年人均消耗接近 10 公斤咖啡豆,和其他几个北欧国家,长据榜首三甲。几年前更加有标题写到,Uten Kaffe,stopper Norge,字面意思是说没有咖啡,整个挪威就停止运作了。这当然是夸张手法,但也成功凸显咖啡在挪威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一直疑惑,为什么北欧人喝那么多咖啡? 有人翻查挪威的历史档案,发现咖啡这词早在1694年出现。在18世纪初,这种新奇有趣的饮品在上流社会流传开来。那时的富贵人家女人,不用上班不用料理家务,日常就是聚在一起闲话家常交换情报。以前聊天佐以酒,一天下来大概醉得惨不忍睹,咖啡的出现,就顺理成章的,变成离地一族的社交必备新宠。 在短短的时间,接近18世纪 […]

在邦美蜀喝一杯越南咖啡

越南西原地区,泛指中央高地达乐、多农、嘉莱、昆嵩、林同等省,达乐省会邦美蜀,地处低海拔山区,是越南咖啡大宗产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午后从大叻出发的巴士盘旋山丘与原野,窗外流动的风景不断变化,沿着一汪广袤湖泊绕行许久,车随西沉落日来到平缓丘陵地,静僻村屋依着山势星散,陆续有乘客在夜色中下车。5个半小时后,车抵邦美蜀郊区,车内灯亮、音乐响起,提醒乘客下车。 此地海拔虽不若大叻高,但农历年前时分,入夜冷风飕飕,路上行人皆穿起长袖衣裤,市区万家灯火,街边小吃摊高朋满座,民众骑机车逛街,夜市人车争道,众人忙着采买过年服饰,我坐在夜市生意极佳的炒冰摊吃冰,看着一名阿嬷挑了一只小包包,帮怀中的2岁孙女 […]

被王毅大赞的好咖啡,想跟普洱茶一样有名仍需努力

全球有70多个国家生产咖啡,产量超过1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21个,中国为其中之一。在大陆,咖啡种植集中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海南省原为大陆咖啡种植最大产地,最高时多达20多万亩,如今仅剩不到1万亩。 除了传统茶饮,咖啡近年正大步跃进大陆饮品市场。截至2016年底,大陆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总产量1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5%。咖啡种植原以海南岛为主,如今最大种植地区在云南省,总产量13.9万吨,占全国的99%以上。而云南省著名普洱茶产地的普洱市,已创出“普洱咖啡”品牌。 第一产地 占陆99%以上 取代海南成为第一产地的云南,有适合咖啡生长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咖啡总种植面 […]

雀巢、星巴克等咖啡巨头涌进云南 普洱有意借力打造咖啡之都

知名国际咖啡品牌“雀巢”、“星巴克”、“上岛咖啡”皆使用中国国产云南咖啡豆。其中,云南每年生产的咖啡豆6成以上供应雀巢,但星巴克“抢豆”不落人后,今年初推出第一款来自云南的单一产区咖啡豆。云南也是星巴克在亚洲设置的第一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 雀巢是第一间插旗云南的国际饮品公司。1988年,雀巢便在云南推广种植小粒种咖啡豆,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思茅小粒种咖啡(普洱咖啡)。于1992年设立“咖啡农艺服务部”,先后派驻6任专家提供免费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建立咖啡品质保证实验室以及综合仓储设施。 1995年起,雀巢已经为超过1万名咖啡农提供田间管理、加工技术等培训,不论咖啡农是否为雀巢的供应商,皆可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