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一款名为Coffee Plus的咖啡味可乐已在日本上市,通过自动贩售机贩售,每瓶价格不到人民币8元。考虑到可口可乐在日本的销量不如别国,以及日本人爱喝咖啡的事实,咖啡味的可口可乐是个不错的市场尝试。 Coffee Plus的能量跟一般红罐可口可乐一样,都是42kcal,但咖啡因含量却高50%,红罐可口可乐咖啡因含量是32毫克,健怡可乐则为42毫克,现在Coffee Plus来个double up,咖啡因含量逾60毫克,咖啡因含量直逼港奶茶和连锁咖啡店Espresso。 据日本咖啡零售业的团体组织“全日本咖啡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国内的消费量从2012年起,已经实现三年的持续上涨。只是2 […]
16世纪初至19世纪20年代,葡萄牙对巴西进行了长达300余年的殖民统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对巴西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单一产品制和大地产制成为制约近代巴西经济发展的羁绊。由于独立运动的不彻底性,在独立后的一百年间,巴西仍旧沿着殖民地时期的路径,发展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促成了19世纪咖啡经济的畸形繁荣。“咖啡王国”巴西一方面享受着咖啡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另一方面也饱受其弊病之苦。 殖民者推行单一产品制 15世纪,为了打破意大利人的商业垄断,通过水路与传说中的东方建立直接贸易,葡萄牙人开始探索新航路,继而进行殖民扩张。1500年4月,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率领的葡 […]
抗战前后,咖啡文化昙花一现 中国第一家咖啡馆出现于何时何地,已不可考,咖啡饮品初期附属于西餐厅是必然的,但独立开业的咖啡馆可能早在19世纪晚清时期,已在上海滩租界区营业,主客群是国内外的水手。上海师范大学陈文文所著的论文《1920~1940上海咖啡馆研析》指出,1886年上海公共租界的虹口区开了一家虹口咖啡馆,供应航海人员咖啡与啤酒。但咖啡馆风靡上海,应该是1920年以后的事。 1918年的《上海指南》写道:“上海有西餐厅35家,咖啡馆只有一家。”1920年以后,独立开业的咖啡馆才涌现大街小巷上,民国的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短短30来年,是中国咖啡文化初吐芬芳期,接受欧美思潮洗礼的中产阶级 […]
巴西每年消费咖啡约70万吨,倒掉的咖啡渣也多达几十万吨。作为垃圾,咖啡渣被开发的最充分,咖啡也因此光荣绽放出“第二春”乃至“第三春”“第四春”。 咖啡渣可以过滤洁净水。咖啡渣能吸收有毒金属和农药等污染物,比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活性碳更加有效。作为过滤水的廉价原料,咖啡渣过滤效果比活性碳高出三倍。 咖啡渣在加工成能过滤水的“咖啡派”之前,还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处理,每个阶段都可变废为宝:第一步是提取15%的咖啡油,可用于饮食工业、生物燃油和日用化妆品;第二步是提取咖啡味,可用于饮食工业;第三步是提取肥料成份,可以用于咖啡生产。此后,咖啡渣就成了没有味道的“咖啡派”,再加上棉布和塑料瓶,即可有效地过滤 […]
顺着查理大桥或马提尼桥向城堡山走去,就可以到达卡夫卡故居——黄金巷22号。1916年到1917年间,卡夫卡和妹妹在此居住,潜心写作。 在所有旅行攻略里,黄金巷都是重中之重。不过,这条神秘街道如今已是游人如织。我第一次到访时,正值三月淡季,可一个台湾旅行团和一个大陆旅行团仍将这里挤得水泄不通,第二次到访更是盛夏七月,恰是旺季,小巷里塞满了人,吓得我不敢流连。 黄金巷其实是当年宫廷仆人和工匠所居住的地方。国王鲁道夫二世迷恋上炼金术后,便将炼金术士安顿在这里。后来,小巷变成贫民窟,尽管它与王宫仅几步之遥。许多潦倒文人都曾在此居住,其中就包括了卡夫卡。 这条小巷并排着二十余栋小房子,都十分狭小,大概在 […]
“防弹咖啡”减肥正流行,号称能减重、提振精神且降血糖,受到民众关注。但台湾卫福部南投医院提醒,长期过量或使用不当,恐致酮酸中毒,尤其糖尿病患者、孕妇等高危险群使用得先向医生、营养师谘询。 南投医院指出,“防弹咖啡”作法像酥油茶,将椰子油、无盐奶油和黑咖啡等比混匀后饮用,油脂加入咖啡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身体没有葡萄糖当燃料生成酮体,低糖高脂概念类似“生酮饮食”。 营养师黄淑敏说,生酮饮食适用于癫痫患者,适合个别化治疗;因葡萄糖不足,身体会加速分解脂肪取代葡萄糖供给细胞能量;且脂肪酸可快速通过粒线体内膜让身体吸收,易产生饱足感、抑制食欲,具减重效果。 只是利用大量燃烧脂肪,让酮体替代葡萄糖 […]
近日,麦当劳宣布将与可口可乐展开合作, 2018年将在美国推出瓶装版的麦当劳冰咖啡(McCafé Frappé)。 据了解,Frappé coffee为希腊法拉沛咖啡,是一种冰咖啡,咖啡的上面覆盖着奶泡,有时还会加入冰块,适合在夏季饮用。此次麦当劳与可口可乐宣布推出的这种瓶装咖啡有焦糖、香草和摩卡三种口味。 除了做瓶装咖啡以外,麦当劳还宣布了麦咖啡的其他变化。麦咖啡推出了三种新的意式咖啡,未来将会更换 logo,产品包装会随着季节变化,2018 年开始门店还会进行升级,店内环境将会更加时尚和舒适。 与此同时,麦当劳方面也表示,麦当劳了解咖啡文化对于消费者至关重要,并致力于达到只有麦当劳能提供的 […]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2007年,台湾女子组合S.H.E.的歌曲“中国话”,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 歌词传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及对其影响世界潮流的期待。 也许应了这首歌东风西渐的语言,两年之后(200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Princeton的一个地下室里, Ben Weiss开始创业一个新的饮料品牌,他用中国字“白”命名(Bai),寓意这个饮料与当时市场上使用各种添加剂的饮料不一样——它只用天然成分,纯净的就像一张白纸,有趣的是,因为这个词的拼法,外国人发音有点困难,关于Bai该如何正确发音的指引,开始在网络搜索结果中出现。 快进7年,那个当初名字及销售都仿佛 […]
救命之“因” “车厘子很甜呢!谁放在这里?再不认领就要收归『国有』了!”店子打烊后,同事习惯在吧枱上开餐。眼前这篮车厘子呈深红色,有如熟透了的咖啡果。我边说着,边尝试以牙刮掉果胶层,准备解释咖啡的各种处理法。 “这是今天有客人送给我的,大家一起吃吧。”回答的同事,平时谈吐结结巴巴,很容易面红。不知怎地,今天的他,散发自豪。我于是开玩笑道:“怎么了,你以车厘子作比喻,成功令客人明白咖啡是果核,所以他便以这一篮子来嘉许大家?”那知他续道:“那是懂得喝精品咖啡的熟客。昨天晚上,我们救了他一命。” “什么?”我差点连果核也吞掉。作为店主,店内发生了大事而不知晓,实在难辞其咎。当我正想发作时,另一位同事 […]
从1672年巴黎街头出现第一家由亚美尼亚人开办的咖啡店算起,一百年后,巴黎咖啡之昂贵,仍超乎我们的想象。 一个叫做德·桑·皮埃尔的人从印度洋上的莱尤尼温岛归来,随船带回来一箱咖啡。他把咖啡分成小包,分送各位朋友。因为卢梭说过喜欢咖啡,而且“除了咖啡没有别的奢侈”,就送给了卢梭一包。马上,卢梭的回信来了: “拜启。昨日因有客来,未能查看所赠小包中的物件。我等才认识不久,您却已以物相赠。这样,我们的交际就成了完全不合身份的来往。因为我的财力,并无与人赠答的余裕。所以,或者取回您的咖啡,或者彼此再勿谋面,请选择一途为盼。敬具。” 也就是说,一小包咖啡的高价,甚至能使敏感的卢梭与人绝交。那时的卢梭,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