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咖啡谜之三:心跳之谜

无论边城有多少咖啡馆,对程依香来说都不重要。因为,她是一个不上咖啡馆的女人。 程依香三十八岁,单身,网路作曲家,擅长轻音乐,定居东城十年。东城没有咖啡馆、没有人潮,只有日初和海。这一区散落着一些孤独者,这些孤独者全是外地来的自由工作者或退休者,他们用积蓄买一小块地,盖每间看起来都不一样的小屋,安安静静地把自己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或用一棵老树把自己遮起来。这些人天生懂得隐藏,他们大老远搬来住在一棵老树下,就是希望每天早上可以坐在自己最爱的大红蛋椅上,轻轻捧着咖啡,欣赏日初东海的千万姿色。看着大海如何用四季的情欲把浪花翻云覆雨。试问: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客厅,还需要咖啡馆吗? 当然,这不完全是程依香不 […]

美国冠军咖啡师是这样冲咖啡的…

想要冲好一杯咖啡,其实并不难,有合适的设备、好的咖啡豆,以及接近正确的标准流程就可以了。来看看2012年的美国冠军咖啡师卡古洛,是怎样冲泡杯好咖啡的吧: 合适的设备 卡古洛喜欢手冲式滤杯带来的清醇风味,因为它能滤掉油脂和沉淀物。手冲式滤杯的构造十分单纯,但手冲咖啡也已经成为高级咖啡厅的新宠。圆锥型的滤杯很不错,但卡古洛喜欢平底滤杯,她表示,“底部是平的,水分就能平均地渗透。” 合适的水 如果你不喜欢自来水的风味,可以改用过滤水或瓶装水; 新鲜的咖啡粉 在冲泡前半小时内磨豆。磨盘式磨豆机最为理想,但也比较昂贵;它能制造颗粒一致的咖啡粉,避免咖啡太淡或太苦。以手冲式滤杯而言,中型颗粒最为合适(类似 […]

无印良品在台北开的这家Café MUJI ,能让你一边看书一边DIY手冲咖啡

这边上海大悦城店刚刚开张,MUJI无印良品又在台北新开一家“Café MUJI ”。有别于上海分店的餐饮形式,台北的这家新店则是强调提供“手冲咖啡”与丹麦“开放式三明治”的复合式轻食店。 也就是说,在这家“Café MUJI ”,你能一边看书一边亲手为自己冲杯手冲咖啡。 据台湾无印良品总经理梁益嘉介绍,除提供崭新餐点和服务型态外,店内同步引进“MUJI BOOKS”书店阅览服务,让消费者在165平方米的空间里,可以一边啜饮咖啡、吃美食和翻阅好书,透过自己手冲咖啡的过程体验好感生活。 为了这家店,台湾无印良品不只找来生活风格拔人选书,还特地采用台湾设计款滤杯,从杯型到滴漏凹槽都专为咖啡新手设计, […]

台湾便利店咖啡的营销战争:产品力仍是致胜关键

1998年,台湾统一和美国星巴克合资“台湾星巴克”,并在天母开设全台第一家星巴克,也开启了台湾的咖啡文化。近三十年来,台湾的连锁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的开设,除了跟星巴克“同级”的真锅、西雅图等连锁咖啡店外,为了争夺这块“黑金”商机,市场开始有了差异化的品牌出现,例如以平价五星级蛋榚区隔市场的85度C,以及用价格区隔市场的“壹咖啡”,当年一句谁说35元没有好咖啡,让台湾的咖啡连锁市场平价化。 多年的竞争过去,台湾的咖啡连锁市场在各种区隔市场都有众多的品牌加入,包括已退出市场的王品曼咖啡,以及愈开愈旺的Cama咖啡,当然,更不能不提让台湾咖啡普及化的7-11“City cafe”及全家便利商店的“L […]

约定的咖啡日

自从经由脸书重新联络上过去在办公室里爱喝咖啡的同好,便和好友约定一起喝咖啡叙旧!在浪漫的咖啡馆一边闻香,一边聊过去上班的日子,仿佛时光倒流,记忆的宝盒瞬间开启了许多往事……。 喝完咖啡在回家的路上,我总是静默开心的回味这一天“美好咖啡日”的余韵。后来,彼此相约每月忙里偷闲,找一天专属我们的“咖啡日”:一起喝咖啡、画画、拍照、聊天。 记得初次相见是2015年的5月,离我们上回分开已是20年后了。约在过去上班公司附近的咖啡馆,也是我从网路上找来的资料,想说这里是我们熟悉的地点,找起来比较方便。虽然过去的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地解散了,旧地重游难免心生感喟,还是忍不住想多看一眼。 当然那时候还没这家咖啡馆 […]

今年洪都拉斯出口北美的咖啡总量增长近4成

根据洪都拉斯咖啡协会的一份报告,2015-2016收成年度,洪国咖啡输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比上个收成年度成长了40%。 协会报告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结束的2015-2016收成年度,洪都拉斯总共出口190万公担(每公担等于46公斤)的咖啡至北美市场,上个年度(2014-2015)的出口量约130万公担。 根据协会统计,上个年度洪国的咖啡总出口量是670万公担,其中29%输往北美市场。 而2014-2015年度,该国咖啡总出口量是650万公担。 但报告也指出,出口量的成长并不代表出口值的大幅增加,因为目前咖啡的国际市场价格低迷,生产者只有增产来弥补收入。 来源:中央社

蓝瓶咖啡的创业故事:用了14年时间,从摆地摊走向国际舞台

2014年2月,蓝瓶咖啡在东京开幕,从旧金山起家,有“咖啡界 Apple”之称的蓝瓶子正式走向国际,让世界重新认识深耕于旧金山的咖啡文化。 蓝瓶子席卷了各大媒体和社群网站,旧金山、纽约和东京的店面成了观光客踩点朝圣的景点,只是这波来势汹汹的“第三波咖啡浪潮”,回到发源地旧金山,除了一只蓝色瓶子之外,还有什么?是怎样的社会条件和人文风潮,带出蓝瓶咖啡这般细腻严谨的咖啡口味及文化?蓝瓶咖啡在旧金山本地的今与昔,又是如何一番光景呢? 什么是“第三波咖啡浪潮”(Third Wave of Coffee)? 在旧金山,由蓝瓶咖啡等领军的“第三波咖啡浪潮”,开辟了优质小众的咖啡新纪元(至少在初创阶段是维持 […]

杨照:只剩下咖啡馆,只剩下星期一

我知道数以十计的咖啡馆,在台北。可是我没有打算写导游导览,介绍你们去这些咖啡馆。 我知道一家冷气永远开得太强的咖啡馆。里面服务的小姐,自己都戏称那个地方是寒带。坐在那里,总是可以比别人早一点察觉到要变天下雨了。外头空气中的湿度一升高,咖啡馆面街的大片玻璃就开始结雾,水珠凝得够大,到了有足以淌流的重量,雨就落下来了。屡试不爽。 我还知道一家灯光永远太暗的咖啡馆。灰黑的四壁及天花板都保留了最纯粹的水泥原色,未作任何装饰,纯粹到也不挂任何的照明工具。只有每张小桌上一盏十烛光左右的灯泡,甚至不足以照亮台灯本身的灯座,乍看之下像是一只只漂浮在空中的萤火虫,异常坚持地寸步不肯飞离开。我曾在那萤弱的光线下读 […]

泰国有家哈士奇咖啡馆,已经活过3年了哦

日本有猫咪咖啡店,韩国有绵羊咖啡店,而泰国也有哈士奇咖啡店。有别于一般的小狗咖啡店,这家咖啡店以20几只哈士奇(husky)为号召吸引顾客,据信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这家“真爱咖啡店”(True Love Café)于2013年在曼谷成立,其前身是一间哈士奇的育种农场。该农场主人希望此地成为人们可以与哈士奇接触并学习其相关知识的地方,因而将其改装为咖啡店。如今,它已经成为曼谷的著名景点之一。 “真爱咖啡店”共有25只哈士奇和4只其它种类的小狗,它们每天有5次玩耍的时间,其中3次开放给顾客参观或与牠们同乐。 到该店消费的顾客支付每小时350铢(约10美元)的费用,即可享用饮料、点心,并 […]

巴西2016年咖啡年产量超过300万吨

《Agrimoney.com》报导,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12月22日发布今年咖啡作物的最终收成报告表示,2016年,巴西咖啡产量年增19%达到创新高的5,137万包(每包60公斤)。 其中,阿拉比卡咖啡的产量较原先预估上调208万包至4,338万包,较上年度增长35%,因主产区的天气有利的影响;罗布斯塔咖啡的产量则是下调了40万包至800万包,较上年度减少29%,主要因为种植面积年减4%的影响。 巴西是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生产国,也是第二大的罗布斯塔咖啡生产国,仅次于越南。 国际咖啡组织(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ICO)最新 […]